冰粮是新到的货,酉阳是小县城,本地以前很少见。
加之这东西,本来也是个贵重物品,每个进门的客人几乎都会有这么一问。
于是耐心解释道道“糖霜二钱银子一两,熬制出来还有损耗,再加上还要加别的原料,熬制冰娘的工艺也少见,卖一两银子,一点也不贵!”
“这个价位,还是我们掌柜的,为了打开销路,给的成本价呢!其他地方还要贵上许多。”
福宝看了看,一颗颗大小不一的冰糖,被整整齐齐的摆在到一个洁白的白瓷小碗里。
就单单那个白瓷也是个上等品,怕也要值几十个铜板。所以伙计的话,还真没说谎。
她伸了伸舌头,这玩意,她可买不起。
当然有钱她也不会买!
活计见她不买,也不以为意。毕竟冰娘这东西太贵了,来问价的十个中有九个问过以后,都会不买,嫌贵。
所以又招呼着福宝,去看店里的其他货品。
最后,福宝指了指用一个硕大的木桶装着的红糖,问问价钱。
“五个铜板一斤!”
这是居民常用品,倒也不贵,买的人也很多。
福宝突然想到自己应该做什么生意了。
她要了两斤红糖,付了款,提回家,她决定试验一番。
这些年在福宝在明烽家里看过不少杂书,那些之乎者也的诗书经史类,她是不碰的,她又不考科举,对这类书籍也不感兴趣。
更多看的是一些画本子、菜谱、山川游记、和一些制物奇巧类的杂书。
因几代都是读书人,家庭一直未曾衰败过的缘故,张家的藏书非常多,种类也挺齐全,所以往日都是明烽在攻读,福宝在一旁看闲书打发时间陪。
在福宝的记忆中,好像一本叫做《天工开物》的书,上面曾记载过,黄泥淋脱法。是利用黄泥浆来过滤,能从红糖熬制的糖浆中提取白砂糖。
而将糖霜再次煮沸后,加入白矾混合,凝结后,可以形成冰糖。
福宝记不清,这本书是在何处看到?想来应该是在张家看书看到的吧!毕竟,她接触书籍的地方不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