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 第154节 (3 / 4)

+A -A

        隋程看了眼,说道:“这是鲜花汁液,用来做胭脂水粉的。”他有好几个姑姑,幼年跟着姑姑长大,对女子的这些脂粉比较了解。见君瑶蹙眉思索着,便解释道:“摘了鲜花花瓣,洗干净后把汁压出来。再将新年缫的蚕丝浸到花汁里,晾干后就能做口脂了。”

        说着,他将君瑶手中的瓶拿走,倒了些汁水在手心里,用指尖轻轻化开,蘸在舌尖浅浅一尝,“这个花汁做得太粗糙了,颜色也怪怪的,抹在唇上不太合适。”

        这两瓶花汁并不浓稠,颜色浅淡,质地如清水,香味更浅,几乎不可闻。

        “大人能看出这是什么花做的花汁吗?”君瑶问。

        隋程摇头:“花汁浅紫的,又好似蓝色,或者浅红……这样颜色的花太多了。不过这时节还在开的,大约是腌制花或喇叭花吧。”

        他将瓶盖塞好,又提议道:“不如拿去胭脂水粉店问问。”

        君瑶将瓶子和衣裳都收好,没在房间里发现其他的东西。他看向掌柜:“小玉这两日没有回来吗?”

        掌柜摇头:“没有。她平日就跟个影子似的,即使见了她也当没看见。”

        小玉在绣坊的境遇不算好,因身份低下,时常受人欺负。如掌柜这些人,通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从未想过出手相帮,大多是视而不见。可对比其他下人,小玉的境况的确糟糕得多。起初君瑶以为这里的人恃强凌弱,此刻她大约明白了。

        “小玉是帮冯绣娘打下手,为何没有与绣娘们一同入公主府?”君瑶问道。

        掌柜地说:“她是什么身份?怎么能进公主府?”

        “那她是不是在冯绣娘入公主府那晚不见的?”君瑶追问。

        掌柜哪里会关注一个低贱的下人,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含糊回答道:“应该是吧。”

        离开天香绣坊,隋程见君瑶头也不抬地往前走,追上前问道:“你要去哪儿?”

        “枯井巷,”君瑶说。她突然又想到什么,到附近的成衣坊买了些幼童穿的衣裳鞋袜,继续往前走。

        隋程隐隐觉得枯井巷有些耳熟,又见她买了小孩儿穿的衣裳,立刻想起来:“听闻侯爷将枯井巷的破庙改成了善堂,还请了夫子给那些乞丐上课。”

        君瑶愣了愣,又不由扬起唇角轻笑:“那些小乞儿不再乞讨了吗?”

        隋程道:“有吃有喝,还有书念,为什么还要乞讨?”

        他开始絮絮叨叨地为君瑶说那些善堂。京城的乞儿和流民少有被官府当回事,除非惹了大事,才会引起重视。明长昱提议修建善堂,将这些乞儿收容进去,实则遭到不少反对。但此事他并没有上奏,而是让民间商人或官宦自发行动,有人开了头,接下来的事便好办许多。连皇帝也从自己私库中拨了钱出去,其他人如何不效仿?

        虽不能解决根本,但能暂且给流民乞儿一个蔽身之所,也好过什么都没有。

        入了枯井巷,果然没见到平日里四处流走的乞儿,往常藏在街角里的破烂席子和被褥也都不见了,巷子深处隐隐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君瑶与隋程循声而去,见几天前破烂荒凉的破庙已变了模样。虽不说焕然一新,但却看得出是一处屋舍了。没了杂草,空地被清扫干净,有裂缝的地砖等待修缮,完好的一边摆放着半旧的桌椅。屋顶房梁也大致修补过,瓦片整齐,参差有致。

        屋檐下光线明亮,十几个年纪不一的小乞儿坐在桌前,捧着书本,一脸新鲜地跟着夫子朗读。

        让君瑶意外的是,那站在前方,一身儒衫的夫子,竟是琼宇。

        大约是这善堂开得仓促,学生也是水平不一,琼宇夫子只好先选了几首简单的诗教读。他念一句,学生也念一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奇案风月 奇案风月 第154节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