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林面色极其平静,他惨然看向何三叔,又看了眼这些追随了他多年的暗卫。他自幼由何三叔照看长大,那些前朝皇室的遗命,都是何三叔一字一句说与他的。他从小就知道身上流淌的血脉,懂事起就知晓肩上担负的重任,跌跌撞撞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到底是为什么?他稍作犹豫,暗卫之中便有人厉声道:“属下誓死追随主子!愿为主子肝脑涂地!”
李青林狠狠闭眼,再睁开时,眼底一片森然肃杀!这股杀意直直刺向明长昱,决然如铁,嗜血狰狞。只需他下一个命令,他身后的所有人,都会与明长昱决一死战,既不能成就大业,那就鱼死网破,若到最后,能与堂堂定远侯同死,也不算白死。
就在这时,前头突然传来一声怒吼惨叫。君瑶连忙循声看去,发现何三叔被阿冶死死压在了山壁上,阿冶趁何三叔不备,夺走他的剑,剑尖穿过阿冶腹部,再直直地刺透了何三叔的身体!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令人大惊失色,君瑶更是神魂失措!她眼睁睁看着阿冶一把被何三叔推开,穿透阿冶身体的利剑上鲜血如注,他沉默地目光毅然坚定,轰然倒地。“三叔!”李青林越过阿冶倒地的身躯,扶住何三叔,查看他的伤情。
君瑶几乎不假思索地向阿冶飞扑过去,明长昱立刻拉住她,抬手遮住她的双眼,同时下令:“布阵!”
泪水犹如浓重黏稠的墨,遮蔽了君瑶的视线。明长昱将她护在怀里,快速在她耳畔交代:“你兄长不会有事!”
不过简单的一句话,犹如定神的承诺,君瑶抹去泪水,才发现灯光再一次熄灭,周遭完全沉入黑暗之中,刀光剑影、腥风血雨,都在浓黑的黑夜里化作无声无形。
双眼无法视物,明长昱却能听声辨位,带着君瑶在狭窄的密道中进退腾挪,刀剑相交时,就能知晓对方的身份,是敌则斩杀,是友则记位布阵。
不过几弹指的工夫,不熟悉密道的侍卫和暗卫,已经迷失在其他岔口中,还留在原地的人,也不敢再轻举妄动,暴露位置。
这里犹如黄泉地狱,呼吸不闻。几次转挪之后,君瑶已分辨不出身在何处。
“噌”一声锐响,疾劲的利风擦身而来,明长昱与君瑶闻声避开,与此同时,听到李青林沉冷的声音:“成败胜负已定,明长昱,你可以带我回去向朝廷交差,我只有一个要求,放何三叔离开。”
明长昱侧耳倾听,落地无声地闻声而去,同时将君瑶护在身后:“何三叔暗中罗网的朝廷中人还未清除干净,如何能放他走?”
话音一落,又是一道利箭破空之声,明长昱抱住君瑶侧身一避,方一动身,一股陌生的气息从背后窜出,索命的刀刃几乎紧贴而致,君瑶扬起短剑刺出,蛰伏在黑暗中的前朝暗卫中剑,行动迟缓之瞬,明长昱趁机带着君瑶蔽入安全之地。
李青林的声音在密道中回荡,逼仄的密道山壁将声音撞回,模糊了位置。
“密道中机关重重,侯爷就算有人带路,也不一定能破解密道中的危机。”李青林淡淡地说道,“侯爷难道听不出来,您带的那些侍卫,都不在此处了吗?”
君瑶闻言后背发凉,自陷入黑暗之后,前朝暗卫的声音,以及明长昱侍卫的声音气息,都变弱了。这密道,犹如一个鬼蜮,能让人无声无息地从眼前消失。
然而明长昱心知肚明,并非是暗卫和侍卫们消失不见了,而是这密道也如入山时的山石阵法一样,可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人迷乱,让人迷失方向和道路。或许在陷入黑暗之时,李青林的人动了机关,将其他人关绝在了另外的密道中。明长昱拉住君瑶的手,突然停下脚步。
君瑶霎时如芒在背,在明长昱停步这一刻,她陡然察觉到前方有人,与她不过咫尺的距离。
电光火石之间,明长昱与对方同时出手,刀剑相接之声犹如闷雷,血腥气在阴湿的空气中蔓延,丝丝钻入君瑶鼻息之中。她睁大双眼,试图在黑暗中看清东西,就在此时,两柄利剑猛烈相撞,碰出火光,这昙花一现之间,君瑶看清了与明长昱交手的人——李青林!
原来身体虚弱是假,原来疾病多年是假,原来毫无身手也是假。他剑术尚算不凡,能在黑暗中勉强与明长昱交手。
几乎就在这转念之间,君瑶毫不犹豫地向李青林出手,李青林触不及防,被伤了左臂,震惊之余,留给君瑶一记冰凉且死寂的目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