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案风月 第211节 (4 / 5)

+A -A

        君瑶心间一震,迟疑之际,李青林一掌在君瑶心口,君瑶胸间一阵血腥翻涌,趔趄退后,撞到山壁才堪堪停下。

        “小幺!”明长昱挥剑逼退李青林,阔步走到君瑶跟前,将她抱住。

        “我没事,”君瑶握紧短剑,屏住呼吸不再出声。

        李青林那一掌犹如劈在了明长昱心上,她不出声,呼吸浅,只是不想暴露两人的位置,免得腹背受敌成了他的拖累。但是正因她的那一剑,使李青林受到掣肘,再次蔽入黑暗中,不敢再轻举妄动。

        明长昱凭借瞬间的记忆,带着君瑶走到一处岔口,这一处四方可避,易守可攻,相对安全。

        君瑶摸到了他身上的血,却不敢声张。

        “蓉城唐家,河安赵家,以及京城赵家,还有晋县崔家,我的每一处据点,都能被你提前知晓,甚至摧毁,是因为你在我这里,安插了不少内应眼线吧?”李青林的声音再一次传来。明长昱冷声道:“蓉城唐家,是前朝的人吧?你借助唐仕雍掌控蓉城,再借助崔家掌控晋县,实则进一步就能掌控本朝西南半壁,如此重要的位置,我如何能不查?更何况,唐延和唐仕雍打压君家如此心切,甚至与京城赵家以及刑部暗中有往来,怎么会不值得怀疑?”

        李青林深吸口气,疲累地叹笑:“河安赵家,也是因为我的缘故,你才对其下手?”

        “不错,”明长昱说道,“若你拿下河安赵家,不仅是西南,整个南方都会逐渐受你和前朝掌控,哪怕我不在你的人中安插内应,我也会借故清查河安赵家。”

        李青林深深知晓,明长昱是如何一步一步将自己的势力和步步为营瓦解的,他和明长昱之间的拉锯对抗,说到底早已经有了结果。

        起初想不透的一切,如今都如醍醐灌顶般透彻了,他轻嘲道:“所以,君家被定罪流放,也只是一个局?”

        明长昱感觉到怀中的君瑶陡然绷紧了身体,缓声道:“不错,”他抓住君瑶的手,看似是与李青林对话,实则是在向她解释。

        君家家破人亡近十年,被朝廷世人诟病鄙夷近十年,而君瑶也因此蒙受苦楚冤屈十年,这一切,都源自于那一年的一场精心布下的局。自与君瑶相逢之后,明长昱曾无数次想将实情真相告诉她,可由于愧疚,由于大局,由于责任,他都不曾与她细细说明,让她始终蒙蔽在假象中。他无法想象,若是她知道真相,知道君家遭遇的一切,都是因为侯府的筹谋,还会怎样看待他,是否还会愿意与他在一起……

        黑暗中他,他无法直视她的眼睛,但他真切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目光。

        他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君家奉命调查前朝余孽之案,却被赵家人反诬,与此同时还有蓉城唐家落井下石,君家仅仅依靠少年皇帝,根基不稳,不能与那些朝中人抗衡,最后只能落得个被诬陷的下场。那一次角逐,君家败了,年少的圣上也败了,前朝余党的人虽退出朝堂京城,可仍有余孽遍布在其他地方。那些蛰伏潜藏的势力,才是更可怕的,所以,我与父亲……”他声音一顿,搂住君瑶的肩膀,轻轻地安抚着怀中颤抖的人,低声道:“我与父亲商议,不如将计就计,判了君家罪名,将其父子流放,安排他们借机潜入前朝势力当中……”

        君瑶几乎无力撑持,胸口剧烈起伏,心血翻搅,父亲在流放中去世,兄长生死不明多年,母亲病重离去——这一切,原来都是明长昱与朝廷部下的棋局。

        她的思维一片混沌,明长昱搂住她的肩膀,沉声道:“所以,君家没有叛国,也没有谋逆,更没有勾结前朝逆党。”他郑重地在她耳畔说道:“此番结束回京,我会恳请圣上重翻君家之案,还君家一个清白公道。”

        若不是他箍得太紧,她惊痛之下没有力气去挣脱他,君瑶恨不得立刻去查看阿冶的情况。她哽咽着,轻声问:“阿冶是我的兄长吗?”

        明长昱尚未开口,李青林却是先回答了她:“我想不是。”

        君瑶不肯听李青林解释,只会相信明长昱的答案。明长昱轻声在她耳畔说道:“潜伏何其危险,你兄长定是为了迷惑李青林等人,让人顶替了自己的身份,而他则以另外的身份潜藏。他此刻,就在我们身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奇案风月 奇案风月 第211节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