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庄墙高沟深,里面青砖瓦房,府库、粮仓、校场、祠堂,住着祝朝奉一家,还有庄内一些紧要人物。总共不过四五十户。
庄前庄后有七八百人家,几乎全都住着茅草泥房,据祝彪所说,都是他们家的佃户。
晁盖在东溪村也是富户,有良田百顷,但也没有丧心病狂到把全村的土地都变成自己的,把所有乡亲都变成自家的佃户。
祝家庄拥兵一千,实际上相当于全庄每户都要出一个男丁,为祝家免费服劳役。
那这些村民跟奴隶其实也没太大差别了。
看看锦衣玉食、架鹰遛狗的祝家子弟,再对比破衣烂衫、辛苦劳作的普通村民。以及一些拼命谄媚的奴仆走狗。
祝家庄内的贫富分化已经非常严重,缺的只是一味催化剂。
富裕的祝家子弟和拼命谄媚的走狗只是少数,受苦受累的普通佃户才是大多数。
由受苦佃户组成的庄客队,真会为了自己奴隶一般的生活抛头颅洒热血吗?
我看未必。
所以祝家庄拥兵再多,也是色厉内荏,更是打不了逆风局。
原著中,宋江三打祝家庄不下,就是因为他主导思想不对,把祝家庄所有人当成了敌人,对待那些受苦人,直接就是抢,就是杀,连让他们当奴隶的资格都不给。对比之下,当然要极力反抗了。
最后祝家庄、李家庄、扈家庄也确实都被宋江烧成了一片白地。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具有思想局限性。
晁盖却是从小学习“屠龙术”,最锋利的一把屠龙刀---“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不知道祝朝奉听说自己让他两年免征是什么心情,但那些佃户一定是有一丝丝侥幸的。
万一能成呢?
两年免征,佃户们的日子也能宽松宽松。
一边考虑后续细节,一边穿过树林下山。到了山下之时,天色已晚,看见前面一所靠溪客店,前临官道,后傍大溪。数百株垂柳当门,一两树梅花傍屋。
晁盖三人进入客店,里面只有一个小二,小二看见赶忙过来殷勤的搭腔道:“三位客官可是要住店?”
鲍旭看向晁盖,晁盖点头道:“走了一天,人困马乏,先吃点东西再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