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官制改革 (2 / 5)

+A -A

        这就是目前登州的官吏结构。官少吏多,层层分包,既不高效,也不严密。官与吏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是高福利的官员,崇尚清谈,不通实务。许多官员都是外地来任职的书生,除了读书,不会做事,即便想干事,也是两眼一抹黑,事情办成夹生饭;公吏们长期在当地,熟门熟路,稍微一出手,问题就解决,获得大家赞赏。官员干脆就都委托给公吏们去做了,自己落得清闲。

        一方面是精通政务的吏人缺乏考评晋升等有效的激励政策,出职入仕的机会较少,所任事务繁重,待遇微薄,一有过犯责罚也较重,使为吏者难以自尊自爱,往往利用机会营私舞弊。

        “为民之害者,莫大于公人无赖不逞之徒,散出乡村,乘威怙势,恐喝良善。小邀酒食,大索货财,秋取稻禾、夏求丝麦,稍不如意,鞭絷随之,民之畏怖,甚于盗贼……”

        这段对吏人的描述可谓是生动形象。

        晁盖想要登州进行的改革,如果不从头到位进行一次大变动,是没有效果的,因为宋朝官府这种官、吏权责失衡的行政模式,从根子上就烂了。

        晁盖决定采取“打上,规中,疏下”的策略。

        打上,就是对官员阶层严厉打击,露头就打,严厉震慑。

        规中,就是要将各项政务,重新梳理规范,约束公吏的同时,给他们新的升迁渠道。

        疏下,就是对那些直接面对百姓的行走们,进行收编疏导,给他们一条新的活路。

        在这种总体思路之下,晁盖参照现代行政格局,改革如下:

        在州府一级,主官为知州,负责全面事务。一文一武辅助。文官为通判,武官为都监。

        下设十二曹

        考功曹:负责官吏登记、调动。

        助民曹:负责户籍统计、抚恤。

        强农曹:负责农业推广,粮食征收。

        审判曹:负责审判州城和各县上报案件。

        治安曹:负责维持城内巡防治安,侦破案件。

        营商曹:负责辖区内各种商铺、行会规范。

        工业曹:负责工厂建设。

        路桥曹:负责道路和桥梁铺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天命水浒 第一百七十一章:官制改革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