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3月中旬,杨虎城将军赴杭州晋见蒋介石。宋子文参加了这次会见。
蒋介石在同杨虎城谈话中首先自我吹嘘一番。他说:“我向来对人宽大,不记旧怨。以往对人,你们是全知道的,不必多说。”蒋介石虚情假意,企图麻痹杨虎城。
接着,蒋介石又居心叵测地说:“在事变中各级人员(指蒋介石的亲信),对你是有不满情绪的,这是一时转变不过来的。你继续任职,在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欧美参观一个时期,回来再任职,出国费用可由公家负担;启程的日期也不必规定,可以从容准备……”可以说这才是蒋介石会见杨虎城的主要目的,他是企图通过逼迫杨虎城“出国考察”,来解除杨虎城对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控制,进而达到迫害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罪恶目的。
其实,杨虎城早就料到蒋介石会对他下毒手的,只好当面答应“出国考察”。
但杨虎城回到西安后,并未准备“出国”。他认为,抗日战争即将全面爆发。一旦抗日战争爆发,他就不必出国,而可以直接在国内参加抗战了。
当时为了敦促杨虎城出国,在蒋介石授意下宋子文对李志刚说:“这是最轻的维持纪律的处分,是经过研究的,对杨是有益的。”宋还要李志刚向杨虎城详加解释。
于是在蒋介石的一再催促下,杨虎城不得不离开西安。他在上海西爱成思路宋子文公馆住了一段时间,并在宋子文帮助下办理了出国手续。
同年6月29日,杨虎城将军一行由上海乘美国“胡佛总统号”客轮出国。在杨虎城出国考察期间,宋子文一直同杨虎城保持着通信联系,并向杨虎城通告国内的形势和南京政府的态度。
卢沟桥事变后,宋子文于同年7月10日和11日,接连自上海致电杨虎城。其第一封电报说:“卢沟桥战事已停,目前不致扩大,如有变化,当续告。”第二封电报又说“卢沟桥战事停而复作,敌由关外调来大队,我方已准备作战。”接到第二封电报后,杨虎城经过一番考虑,回电宋子文说:“两电均敬悉。日寇近迫,国将不国。恶耗传来,五中痛愤。弟为革命军人,何忍此时逍遥国外。拟由旧金山返国抗敌。乞转陈中枢(蒋介石)。”同时,杨虎城还致电南京政府,请求准予中止考察,返国抗敌。
1937年7月14日,宋子文致电刚刚抵达旧金山的杨虎城,说“依目前情势,请杨将军稍缓返国。”看完宋子文的电报,当时杨虎城沉默了,且十分不快。
为了表示返国杀敌的决心,杨虎城于7月16日专电南京政府,再次请求准予中止考察,返国杀敌。另外他又致电宋子文,表明决心,希望宋子文能在旁促成。
于是宋子文请示了蒋介石,不料蒋的态度却十分生硬。
最后,杨虎城终于在宋的允许下,回到香港。当即宋子文前往看望了杨虎城,并交给他一张从香港至长沙的飞机票,说蒋要他在长沙待命。同时杨亦收到戴笠的电报,约杨先至长沙一同赴赣。
而当杨好不容易赶到南昌时,戴笠告诉他:“委员长刚走,要你到武汉相见。”杨虎城信以为真,又赶到了武汉。不料闻说蒋委员长此时又到了南昌,并再次要他去南昌面见。这实际上是蒋介石压根就不想见杨虎城,而故意布置的一种包藏了祸心的阴谋。
后来不久,杨虎城便被长期监禁起来,先后由长沙后转移到益阳、贵州息烽山以及四川渣滓洞中美合作所等地。1949年9月6日,就当中国大陆解放前夕,杨虎城将军被蒋介石的军统特务于中美合作所内秘密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杨虎城的次子、幼女和《西北文化日报》社长夫妇及儿子。而杨虎城将军的夫人谢葆真,则在长期的折磨后于1947年逝世。
第十三章国难当头
1.宋家兄妹在抗战之初
当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终于停止了内战。并且国共双方发现,他们实际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对待侵略者的问题上。当时双方还默认,其他问题可以留等日本侵略问题解决后,再行解决。
如果现在回想一下“西安事变”后的几个月中,南京国民党政府在态度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不能不令人感到惊讶。尽管当时南京政府表面上似乎还在大肆攻击红军,但背地里却答应了共产党的许多重要条件;而共产党也同意改变红军的名称,于是抗日的“统一战线”宣告成立,红军同意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当时,汪精卫曾说,中国的未来纲领就是收复失地。而著名的共产党领导人周恩来亦被派常驻南京,且国民党的一位领导人也奉命常驻西安。就这样,当年发生在陕西的“未遂兵变”消弥了10年的内战。而此前已向中国开了第一枪的日本侵略者,彼时也看到了这一点,而且在密切地注视着形势的发展。
当时全世界都知道,东京从情感上顽固地反对一切形式的共产主义;而当日本人看到邻国--中国越来越靠近那些危险思想发展地的俄国时,不由得感到恐惧:一旦最后的内战一经消除,中国将会变得更加强大无比。关于这一点,当时的日本报界虽没有直言,但从报纸不断呼吁政府反共的叫嚣中,却可略见一斑。中日之间的战争不会久远了,这一点当时日本人明白;蒋介石明白;中国共产党人也明白。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已宣告中共和国民党之间新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成立。然而,当此中国的“两双铁拳”紧紧握在一起、枪口一致对外的关头,日本军国主义者却仍未停止其侵略扩张的步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