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2 / 2)

+A -A

        当时世界上一切热爱和平的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和日本。他们密切关注着战争的动向。

        可以说,日本觊觎中国的领土由来已久。

        “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东三省后,它就像一个战争狂人,继续又向中国华北及其沿海一线不停地侵扰蚕食着。等到1937年7至8月间,日本帝国主义先在北京西郊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继而又把战火烧到东面沿海,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并疯狂地叫嚣3个月内要灭亡中国!

        于是,在日本这个战争疯子面前,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终于觉醒并且奋起了。由此,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战幕随之也拉开了。

        1937年8月13日,黎明时分,日军突然开始了对大上海的狂轰滥炸。

        几十架日本飞机突然从黄浦江畔窜人上海市区,当时就见这些飞机鬼怪般抖抖翅膀,扔下一颗颗重磅炸弹;与此同时,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本海军巡洋舰也一齐开炮。顷刻之间,繁华的上海市井化为一片火海。

        大上海的天空,顿成一片燃烧的天空。

        上海是南京政府的屏障,一但失守将意味着什么?当时人们心里十分清楚。于是,一群群市民在中国军队的掩护下,奋不顾身,顺着街区往前奔跑,奔向枪声最剧烈的地方去支援前线。

        人们勇敢的呼喊声压倒了机枪的射击声,压倒了坦克的履带声和迫击炮弹尖利的爆炸声。几艘冒险驶人苏州河的日本汽艇,还未抛锚,便连人带船被平射炮弹掀翻在河里。那些落水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刚从水里冒出头来,眨眼间便被岸边扔过来的石块砸成肉泥,喂了河里的鱼虾。

        但日本侵略军更加疯狂了。

        一时,从日军巡洋舰“出云”和“川内”号上起飞的九二式水上攻击机,犹如大雷雨前的扑灯蛾,不顾死活地窜进上海市区。它们几乎擦着美丰洋行的屋顶,见人就往下撂炸弹,见工事就往下扫机枪。顿时,苏州河岸上蹿起更多的火苗,并四下蔓延着;烧得枯焦的洋槐树上挂满了断臂残肢,暗红色的血液在马路上流淌着……

        当时,偌大的中国竟没有空军,因而也没有制空权,致使众多的上海军民无处藏身一般,惨遭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

        上海抗战呼唤着中国空军的到来。

        航空委员会的办公厅设在古木参天的孝陵卫的一幢别墅里。此刻,古色古香的别墅里,圆形的会议桌上,放着一叠从上海发来的加急电报。桌子周围坐着主抓空军工作的要员,他们的眼睑因熬夜而显得浮肿。房间里充满了烟味,连主持会议的空军总指挥周至柔都有些受不了了。他站起身来,拉开黑色的防空窗帘,推开了一扇窗户。他发现,东方已现微微曙光。

        由于国防落后,中国空军在30年代初期方才筹建,从黄埔军校六期学员中挑选了一小批人在南京成立航空班,并在军政部下面设置了航空署。直到抗战爆发前一年,才成立了航空委员会。

        当时,若不是第一夫人宋美龄自愿献身于航空事业,并四处奔走,呼吁各国援助飞机和航空设备,中国的航空事业还不知要落后多少年。这些事情,都是到会者有目共睹的。眼下,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虽说在航空委员会注册的各种杂牌飞机有500架,但由于作战频繁,其实真正可供作战的当时尚不足百架,许多飞机早已毁坏却未注销。因此,每次航空委员会例会,大家都一筹莫展,拿不出一个切实的方案来。在目前,空军只能零星地派一些飞机去上海作战,勉强能解前方的燃眉之急。

        如今又是这样,讨论了大半夜,在座者却一筹莫展。主持会议的周至柔一想到天亮后宋美龄就要听汇报,便如坐针毡一般。他不得不点名叫下属发言了。

        “邦初,”周至柔招呼说:“你是航空界的元老,对空军的状况了如指掌。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宋氏家族全传 第108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