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中国没有出席,我认为现在赴美有助于我们在中国战场上的努力,有助于旧金山会议4个发起国之间的关系。”但美国方面仍然拒绝宋子文赴美。
当时蒋介石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四处派人打探。
同年3月12日,罗斯福总统在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的追问下,勉强透露了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对外蒙古、东北铁路和不冻港大连提出的要求。但是,当时罗斯福只字不提美英苏已就远东问题达成了协议。显然,他也觉得心中愧对中国。
不日,罗斯福总统撒手病逝。继罗斯福之后出任美国新总统的杜鲁门同样也恪守前任的口吻,不愿意把雅尔塔协定的内容告知中方。5月10日,美驻华大使赫尔利在国民政府迫逼下,从重庆电告杜鲁门:罗斯福总统曾委托他把雅尔塔协定告诉蒋介石,蒋已从魏道明处得知了除外蒙古之外的全部内容。他建议向苏联打招呼并向蒋介石通报雅尔塔协定的全部内容。但杜鲁门旋即电复赫尔利,指出:
o5o“目前,由你来向中国政府提供任何消息,都是不合适的。”
o1o杜鲁门总统在给赫尔利大使致电后,于5月26日急派霍普金斯赴苏与斯大林面谈。双方约定:一是通知宋子文于7月初到达莫斯科,由苏方直接向宋提起雅尔塔协定;二是宋到达莫斯科后,再由赫尔利大使将雅尔塔协定的内容正式通知蒋介石。
o7o明人不做暗事。显然当时这样安排,是要迫使中方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接受雅尔塔协定的全部条款。
&可是7月不到,蒋介石已从赫尔利大使那里私下了解到《雅尔塔协定》的全部内容。5月23日,蒋介石致电正在美国的宋子文,要他向杜鲁门面陈国民政府的基本意志。出乎无奈,这时杜鲁门才金口玉开,于6月9日在华盛顿会见了宋子文,并把雅尔塔协定的内容告诉了他;且还说“为防泄密,暂不要把内容转告蒋委员长。”
o小o宋子文道:“看了协定,关于远东条款用词含糊,对某些问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如不事先澄清,对中国甚为不利。”
o说o杜鲁门支吾答道:“如有什么具体意见,可以书面提出,我们再作商讨。”
o网o宋子文此时也只好答说可以了。
6月11日,宋子文向杜鲁门出示书面意见,共有6点:
一是外蒙古的“现状”可以有多种解释;
二是对有关库页岛的条文感到满意;
三是关于辟大连为自由港,中国的主权应得到承认,该港的行政管理权亦应属于中国;
四是关于租借旅顺港,不得援引日本的先例延长租借期;
五是关于南满铁路,苏联不得控制铁路沿线两侧地区并派驻军队,中国反对在南满驻有任何外国军队;
六是如何理解雅尔塔协定中所载的苏联在满洲的“优越权益”,须予考虑。
同年6月14日,宋子文又向杜鲁门总统指出:在1924年的中苏协定以及苏俄同张作霖达成的协定里,苏联政府已经自愿放弃了一切特权和租借地,以及包括“治外法权”在内的特权地位。他到莫斯科会见斯大林时,须澄清这些问题以及苏联在大连港的“优越利益”这一概念的含义;在经历了中日战争的一切苦难后,中国政府和民众将坚决反对在中国恢复租借港口的先例。宋子文的这些意见,实际上表露出对雅尔塔协定的不满以及对苏联的担心。
中苏会谈仍定于7月初举行。杜鲁门于6月15日致电斯大林:“宋子文今日动身经重庆赴莫斯科。他将于7月1日前到达莫斯科,就苏中协定进行具体讨论。”
明眼人一看便知,美国插手中苏协定,无疑是美国在远东与苏方达成一种妥协和默契。
试想,种子撒下了就遇风霜,长出的苗儿会是怎样呢?
宋子文作为当时中国政府的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抵达莫斯科的第二天,就与斯大林吵了起来。当时,也难怪宋子文不冷静。
双方会谈之初,斯大林要求中方同意外蒙古独立,宋子文即加以拒绝;雅尔塔协定中有外蒙古的现状应予“维持”的字眼儿,问题是如何解释“现状”一词,当时分歧尤大尤烈。
会后,宋子文立即致电蒋介石,拟就打开外蒙问题僵局提出3项方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