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王妃兄妹俩很像,都盼着自己儿子能成才,把人逼得紧,而皇帝对他这个儿子的严格程度又比辽王妃更甚几筹。
辽王妃对夏漪涟要求不高,读得懂文章,会做几首打油诗,心满意足了。所以夏漪涟每天四书五经,就这几本书翻来覆去读读写写。皇帝却要太子成为全才,他每天礼、乐、射、御、书、数都要学,还要求精通。
臣寻计算了一下,每门功课学习一个时辰,这几样便已经耗去了六个时辰,另外还要去皇帝跟前聆听帝王心术、同大臣一样上朝理政、听她讲解经史子集……几乎太子自凌晨寅时睁开眼起床开始,一直到吃晚膳还没完没了。
关键,臣寻看太子的年纪已不小了。
有回她好奇去向杨问打听,得知太子已经快满三十岁了,比夏漪涟大了整十岁。
可即便如此,皇帝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他的皇长子却才年近三十,好生奇怪。
原来,皇帝也是老来得子。
前半生他为争夺皇位,亲近权臣之女,在好几个女人之间徘徊周旋,却没有让任何一个女人为自己诞下子嗣。这是皇帝有意为之,只为了利用皇后和太子之位诱使各大家族为自己卖命。直到江山到手,他这才精心挑选了一个娘家没什么厉害人物的清白女子做皇后,一年后生下太子。
每走一步、要与之纠缠的每个女人,就是生儿育女,统统都在皇帝的算计中。
是个狠人。
因着在夏漪涟那里吃了大亏,臣寻现在做事都要提前做功课,便事先向杨问请教了该当如何对待太子。
“太子性情乖张,你可要小心伺候。”
“可我听说太子待人很和善呀。”
“那是表面功夫,他现在还没继位。”
臣寻便懂了。
杨问还给她支了招:“太子最怕皇上。你是皇上钦点的侍读学士,想必太子不会太为难你,但是也保不齐他会让你难堪,好叫你自己知难而退。可你要是真的退了,皇上那边自然没法交代。也会留给人不好的印象,道你这个状元无能无才。所以,如果太子为难你了,你不妨搬出皇上来自保。”
臣寻却是想,夏漪涟那厮就那么点功课都被逼到发飙,太子的逆反心思不更重么?
果不其然,臣寻第一天大清早去东宫,太子仿佛得了大赦,人虽然起床了,也进了书房,可他招来妃嫔正在书房里胡天海地地乱搞。
隔着帘子,微喘着粗气对她道:“状元郎请稍等,等孤办完了事儿,再听你念经。”
太子原先的课表里,寅时这个时辰原本是安排的早读。有了侍读学士,早读就改成了听她讲解经史子集。
听这话,太子是明知道她一早要来的,所以他肯定是故意为之了,为的是以儆效尤,因为他不敢对太师和太傅这样不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