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黛玉这边都不是亲历者宝玉来告诉她的,而是紫鹃听了满肚子八卦回来就吐了个干净,宝玉跑来说话……那都是“后话”了。
顺便提一句,紫鹃是从老太太身边出来的大丫头,自打宝钗入府且和她家宝二爷交好,这个大丫头就开始警醒了。她不会说宝钗的坏话,却会关注宝钗的言行,同时偶尔提醒下自家姑娘为自己多多着想。
至于贾母……老太太人老成精,此事也没人敢瞒过她——贾政这个人办了错事打了脸,就能甩手丢开,责任他是绝对不担的。不过他倒是有一点好,他不选探春而选宝钗,这选择错到家,他缩头回书房便罢,压根没想过出手压制住消息。
然而就是因为这一点,让老太太对他更为失望,但事已至此又能如何?
她心里清楚:老二家的看重宝钗远胜黛玉。偏偏她不觉着好,说她偏心外孙女也好,说她是门第之见也好,她就是笃定商户出身的丫头眼界总是浅一些。
好么,这回宝丫头眼界浅不浅没瞧出来,倒是看出就凭宝丫头的亲哥,这门亲事也不好做!
其实老二家的倾向于宝钗,也是想找个精明又能耐的儿媳妇,自己且能压得住……纵然黛玉不配给宝玉,也是要择一官宦人家或是素来亲厚的人家做亲家。
贾母为这个事儿琢磨了小半宿:当年选了凤哥儿也是因为王家出了个王子腾。但是如今单靠王子腾,自己两个儿子能耐在这摆着,让贾母如何安心?怎么也得再寻个强些的姻亲。而老二又为了银子自己断了这条路……背后少不得她那个儿媳妇一力劝说举荐!
老二只看得到眼前,贾母却是已经警惕老二家的野心:见了好处,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让她的人顶上!
其实说心里话,贾母历来都不是多看好王家的女孩儿,固然黛玉刚来她就来了句“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多半是提醒外孙女……因为王夫人和王熙凤两个人都不大认字。
贾母话虽如此,但是贾家的女孩儿各个都读书,元春入宫也是先做的女史——肚里没点墨水能选作女史?
却说宝玉看过屋里的姐妹,又见二嫂子笑得也比往日真心,再仔细看过老太太——在王府,宝玉是真真正正地看过北静王的脸色,如今回来再集中精力瞧他的祖母……
他忽然想起来:祖母并不喜欢爱多管闲事的儿媳妇!在祖母和母亲都摆在眼前,让他选择一边站的时候,他选择“帮礼不帮亲”。
于是面对祖母和一众嫂子姐妹的时候,他说得比面对父母薛姨妈那会儿更多——对话能说的都已经说了,没有可做文章的地方,但是他可以说说北静王当时的表情啊。
他好一大通话说完,就静等答疑了。
满屋子人都听得明明白白:北静王不会计较。但是北静王却特地问了一句怎么是宝玉过来,宝玉那惹事的表哥呢?
宝玉也是实在,告诉众人他以实相告薛家大哥哥的去向。
这些话听得宝钗心砰砰跳,暂且不想北静王此时作何感想,她和表姐王熙凤都瞧得出宝玉多少对薛蟠有点……厌恶。
宝钗再怎么心里难受也没觉得哪里不对:她也暗自恼恨她哥哥胡闹!惹下麻烦却要宝玉上门分说解释,她若是宝玉说句厌恶都算轻的。
而王熙凤此刻也不遮掩了——一众女孩子都是第一次见她冰着一张脸,连假笑都不肯了。
不过贾母明显也不高兴,凤姐儿这次跟贾母保持一致,旁人自然没什么可说的。
薛蟠也是凤姐儿的表弟,此时此刻她心里就在埋怨薛姨妈不管儿子!这儿是京城,不是金陵……其实就是金陵,薛蟠惹下了人命官司照样有点过不下去,才顺势——顺妹妹进京待选的势,进京生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