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喜讯(改) (2 / 3)

+A -A

        他的方式跟他主子一样粗暴:见了人就塞钱,然后勒令人家跪下来向王府的方向,还有自己磕头致谢。看到了房子,他会一脚踹开门,进屋继续这样给钱。

        遇到有质疑的,他会耐心解释。

        “为什么给钱?俺家王爷生了儿子,要一起高兴!”

        听这话的老头儿都愣了。河间王生儿子?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

        还没等他把这大逆不道的话问出口,啪的一嘴巴就扇在他脸上。脸画得跟个妖怪似的古力干,拧着脸,恼羞成怒的时候,就更像妖怪了。

        古力干的汉话得本来就不太好,这是他最得意,也是最在意的地方。结果对方看样子发现了他语言中的弊病。这不是指着和尚秃吗?

        古力干心:就算你没有明着指出来我汉话得不好,可是你那欲言又止的表情也欠揍。哼!要不是公主殿下和主子受长生保佑,母子平安,你们这帮怯怜口全都要殉葬。

        “贼厮敢笑话俺?快认错!”

        老汉捂着腮帮子一个劲地磕头认错,在河间城里,这帮王府侍卫可是万万惹不起的,他们是蒙古人或者色目人,按照大元律法,这些人打你是不可以还手的,否则就是死罪。

        看着老汉非常诚恳地向自己磕头道歉,得意洋洋的古力干才心满意足地捏着3个铜钱,让在老汉摊开的手掌上。老汉继续千恩万谢地了半吉祥话,这才送走了这帮惹不起的大爷。

        虽然王爷给每个人5文钱,但是聪明的古力干决定,就只给这帮怯怜口3文钱,至于那2文钱,古力干准备合理安排一下,让自己也一起快乐快乐。

        这就是古力干为什么特意将这个差事抢过来。这一趟下来,弄好了可就能贪下几十贯铜钱。到时候,先塞给哈剌赤金他们几个没抢到这个任务的侍卫头子几贯宝钞,再拿出几贯宝钞给弟兄们分。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点钱他愿意拿出来平分。

        虽然看上去是平分,其实这宝钞和铜钱是有汇率差的。一向宝钞拿到市面上,也就值600多文铜钱,但是一向铜钱可是实打实的750个铜钱。这么算来,自己怎么也有上万铜钱的收入,相当于十几贯铜钱。这可就等于两三个月的饷银啊。

        古力干决定,下次跟着王爷和公主去大都的时候,城隍庙南头那个庆春楼,自己一定要把那个头牌高丽婢给上了!那个高丽女人白嫩嫩的,软软的,长得那叫一个嫩。一点也不比王爷后堂里面,公主给王爷买回来的那些江南侍妾差。这个高丽女人早就让古力干眼馋得不行了,可惜那娘儿们的费用太贵。现在好了,今财神爷显灵,老子有本钱了!

        想到这里他又下定决心,再碰到人,就给2文钱。多余出来的钱,可以叫上兄弟哈剌赤金一起去玩那个高丽婢。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这帮怯怜口,有钱给就不错了,还能真的有人去找王爷对账?哈哈哈,这才叫开年大吉,喜迎财神嘛!

        身穿大红袄,脸上粉扑颇古力干,呲着大黄牙开心得不校一边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一边不知所谓地哈哈大笑,看样子就没憋好屁。瞧那德行不像财神,倒有点像瘟神。

        渐渐黑了,整座河间城都因为今的双喜临门而张灯结彩。河间路总管李翀也命令河间城的府尹,让他今带领全城的百姓,来到王府门前,叩谢河间王的恩赐,也祝福河间公主塔拉亥与新出生的王子,身体安康。

        不光如此,王府出糖,府衙出面,就在王府门口的广场上,做甜粥,免费给所有来叩拜的百姓施粥。磕了头就可以去旁边的棚子里领一碗甜粥喝。

        此令一出,整个河间城都沸腾了。下午被古力干破门而入强行按着脑袋磕头领钱后的郁闷,现在也一扫而空。大家争先恐后地来到王府门前,真挚地给王府磕了个头,然后喜滋滋地去旁边的粥棚子里,领取甜粥。

        大人孩儿好不热闹。年味儿一下子就升腾了起来。

        河间王一家子都爱热闹,就喜欢看老百姓在自家门前熙熙攘攘的样子,就跟看自家的羊群在羊圈里跑来跑去一样地让他们开心。

        虽然这样很破费,但是钱这种东西,河间王府有的是!

        好几年前,还只有6岁的李续,当时就给掌握家庭理财大权的舅母塔拉亥公主提出了一个发财致富的方法:

        河间王府是武勋贵族,家里好几代人都是尸山血海爬出来的,自然也有大量的中低级侍从护卫和他们的家人要跟着王府一起生活。然而平时的时候,这么一大帮子人,需要王府支出大量钱财来赡养他们,而且王府也不许拥有太多的武装侍卫,所以很多人就不得不沦为普通佃农或者农奴。这么好的精锐武力,浪费了。

        于是李续就,不如把这些人组织起来,组成商队护卫。但是不用去做生意,就找没有背景的商家,上门去谈合作:王府出护卫,并且利用王府不交税的优势帮助商家运营商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元权臣 第三章 喜讯(改)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