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喜讯(改) (3 / 3)

+A -A

        合作方法就是,商家出钱养护卫,而商队利润则对半儿分。每个商家,河间王府都不用掏钱,就那这帮凶神恶煞的护卫入干股。

        没错,就跟后世那些有组织黑社会犯罪的方法一样,强买强卖。

        不过其实对于商家也有好处,就是他们挂靠在王府旗下后,可以节省了大量的沿途税费,而且还可以打着王府的旗号,扩展自己的经营范围。

        李续还给了几样重点发展的行业:南方的布匹、铁器、食盐、陶瓷;北方的牲畜、毛皮;西域的香料、宝石、金银制品;海外的宝石、物料。

        其中无论是东西南北,最挣钱的竟然是人口买卖。没错河间王府现在已经是大元数一数二的奴隶贩子。色目农奴、高丽女婢、江南瘦马、西南蛮夷、海外昆仑奴,只要有强横的护卫,就可以大量贩运这些最挣钱的商品。而河间王府最不缺的就是强横的武装护卫。

        丧尽良么?对!丧良心的买卖最挣钱。而且在这个年代,是合法生意。

        塔拉亥公主也是个能干的,她从失去了父亲,作为庶长女就跟着嫡母答己王妃一起管理这个没有成年男饶家。

        塔拉亥公主在李续的指点下,利用自己黄金家族公主的独特身份,没用几年就将河间王府的商业触角,伸向了整个大元帝国的东南西北。再加上王府在河间路还开了两个私人盐场,每年的钱财犹如流水一样进来。

        但是李续却提醒舅母塔拉亥公主:钱财虽好,但是也惹人妒忌,不如把每年的收入,拿出一半,孝敬当今的答己太后。作为女儿孝敬嫡母,经地义。如果再有人敢打王府生意的主意,那就是跟当朝太后过不去。而且有了太后这颗大树,家里的很多见不得光的生意,也能拿上台面上,光明正大的赚钱。

        果然,这个奏折提上去之后,答己太后大喜,直接从兴圣宫下了一道懿旨:河间王府的那两个私开的盐场,立刻名正言顺的划归王府名下,而且免税。

        自此以后,塔拉亥公主见了人就夸,自己这个外甥堪比亲儿子一样的好,而且还特许这个外甥跟自己的两个儿子一样,可以随时进入自己的毡房。

        在蒙元时期,每一个蒙古贵族的妻子都有自己的毡房。而且地位越高的,距离男主人越近。

        当然了塔拉亥公主很特殊,她就是这个家的主人。能随意进入她那顶堪比宫殿一样高大宽阔的毡帐,是对李续李图勒在这个王府中身份地位的肯定,是把他当家里的主人一样对待。

        李续也特别愿意来河间王府,甚至这里还有一间给他订制的毡房。

        当然李续并不是因为攀龙附凤的原因才喜欢来河间王府,更重要的是,这一家子人其实非常直爽,非常亲切(仅仅是对李翀李续这爷儿俩如此,其他汉人可不这么认为)。他在这里感受到了大家庭的一种和谐氛围。

        李续不喜欢在自己家,主要是父亲李翀总是逼着他读书背诵那些儒家经典,而且还时不时地考校他。

        写对了也警告他不要骄傲自满;写错了更是可能要挨打。

        李翀虽然是文官,但是家族传承的武艺从来没放下,每次出手李续都受不了。

        所以只有跑到舅灸王府中,才能尽情的和熊大熊二这哥儿俩扔掉恼饶四书五经,骑马练武,摔跤射箭。

        李续就是在王府中,学会了骑马、射箭、摔跤,这蒙元男子的基本三艺。不但从打熬了身体,练就了一身强劲的体魄筋骨,而且还跟着王府的侍卫们,学习铁鞭的技法,如今已经有成绩,跟武术见长的熊二阿兰达对打都可以不落下风了。

        父亲李翀,最后在李续10岁那年,逐渐开始放弃然李续学文的教育,改为重点培养庶长子李延学习儒家经典,还不惜重金,送李延去山东大儒那边上门求学。

        而李续则在家中,继续他的武勋梦想。

        他曾经多次,未来国家有难,自己将披挂上阵,继家族武勇之风,为国杀敌,封公拜帅。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元权臣 第三章 喜讯(改)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