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 (2 / 4)

+A -A

        何明带着常浩南走过两架处在不同总装进度的歼8B/D。

        有很多个型号最初都计划采用这种构型,但要么是因为技术或者成本问题最终放弃,要么是整个项目直接半途夭折。

        常浩南不是个喜欢排场的人,所以对于大多数没什么营养,只是请他去看看或者做个讲座的邀请都予以回绝。

        因为对于场地布置的要求几乎没有,能有个地方停飞机和组装型架就行,很容易挪用一部分面积出来作为他用。

        他现在只是随便一说,不过倒是无意中提醒了常浩南。

        由于各种原因,华夏航空工业完全错过了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这波可变后掠翼潮流。

        算是进行了一次不太起眼,但影响深远的合作。

        “不是,是俄国人,三角旗设计局的,过来负责把R33导弹给整合到那些飞机上面。”

        他作为这个精密铸造中心的主任,虽然身上并不背着经费层面的KPI,但作为一個研究机构的一把手,总归要精打细算一些。

        “之前搞霹雳11的时候,我有建议过机电二局在那个基础上搞一种反辐射导弹,不过后来发现体量实在太小,无论是对空还是对地,射程和威力都不太够。”

        “他们前两年就已经研发出了更新一代的R37超远程空空弹,所以对R33也不太在乎,直接带了几发样弹过来。”

        倒不是因为F14的退役本身,而是总算搞到几架能飞的美军现役型号飞机,结果对练的实战价值却大打折扣。

        不过其中只有一架是完整的,另外两架都已经被拆掉了标志性的后掠机翼和垂直尾翼。

        谁能想到,仅仅两年之后,小甜甜就已经变成了牛夫人。

        ……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说话间,何明带着常浩南绕过那两架飞机,来到厂房另一边。

        “这就是波斯人送过来的那三架飞机了。”

        不过,常浩南并未在意何明的后半句话。

        另外两架飞机已经被拆的支离破碎,而且还有不少技术人员正在周围忙前忙后。

        这个车间里面几乎已经没什么东西,就算有外国人倒也没什么。

        他小声向旁边的何明问了一句。

        相比于歼11,歼8系列的生产如今虽然也用上了一些数字化发图之类的新技术,但并没有引入并行作业和协同装配的脉动生产思路,还是用着传统的总装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581章 好TM大的导弹!(月初求一波月票)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