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没办法,他给的太多了 (2 / 3)

+A -A

        尤其是去年年初,在镐京跟欧盟进行谈判的那段,尤其堪称精彩。

        但当时要说没一点压力和紧张,那绝对是假的。

        结果现在,大家都已经在想着把航发零部件这种核心产品反向出口欧洲的事情了……

        这一连串动作看似信手拈来水到渠成,但背后实际上也隐藏着诸多凶险。

        他虽然没有明说,但双方都心知肚明,在此之前,姜甫和对于常浩南把624所的项目挤走,一直都是抱着一种“理智上理解但情感上难以接受”的心态。

        旁边的李荣在看着聊到兴头上的两个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姜甫和总算问出了他从一开始就想问的事情。

        而在眼下这個信息交流还不算通畅的年头,没机会面对面接触,自然也就没机会知道太多跟华欧合作有关的消息。

        “所以,真要让航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还是得等到涡扇10这边告一段落,把锻炼出来的队伍重新分散回各个厂所,再让他们分别得到锻炼才行,这个过程……总归还得个几年吧……”

        这件事之前连央视新闻都报道过,他当然不会真的一无所知。

        尤其在96年年末,科工委最开始决定实质上叫停MD90项目,转向与图波列夫合作搞C808/909的那段时间,丁高恒在高层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搁在两年以前,新舟60第一次跟欧洲航空企业搞对等技术合作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当成是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了。

        要知道,当时常浩南把那份《航空发动机进气畸变试验与评定方法》交给阎忠诚的时候,后者甚至没敢在第一时间直接表态,而是几乎连夜就把东西送到了国防科工委。

        而且,根据他的总结,常浩南口中说的“几年”,大概率还是收着说的。

        ……

        而且,那可是空中客车啊……

        尽管这两年里面,华夏和欧洲之间已经有了好几个典型的合作项目,但对于任何一个航空领域的从业者来说,波音以及空中客车,跟其它公司自然还是不大一样的。

        尤其是话题都已经聊到这了。

        更重要的是,作为涉外研究机构,前者跟航空工业旗下的其它院所之间并不完全从属于同一套管理体系。

        果然人都是不会满足的。

        至于后续,自然就是丁高恒拍板更新国军标相关内容,然后趁着波音并购麦道所引发的机遇,把整个民用航空产业的管辖权收拢到科工委旗下。

        “老姜,你和常总……啥时候混这么熟了?”

        怎么一转眼的功夫,就一点看不出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28章 没办法,他给的太多了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