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惊人的飞行包线 (2 / 4)

+A -A

        再者说,没完成那两个高度又不是因为发动机不行,而是因为太强……

        但这次的情况……显然跟以前出入比较大。

        就像上面所说,如果要是什么都能算准,那也就用不着试飞了。

        坐在雷达显示器前面的指挥员只是简短地回答了两个字。

        “常总,这试飞日志……要怎么写?”

        “那他刚开始负责项目的时候岂不是个小孩?”

        颇有一种大学时代把篮板扣碎,然后表示可以赔偿,但学校必须通报批评并公示一个月的既视感。

        试飞过程,谁也无法判断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只要验证机或者原型机离开地面,那就是试飞员最大。

        但这两年跟常浩南有关的事情本就离谱到家,也不差这一件,遂又把笃定的话给憋了回去。

        好一会后才回答道:

        罗时大直接就惊了:

        “怎么可能,一开始就是啊。”

        “两年半以前的话……就算二十三,应该也不算小孩了吧?”

        之所以要保留右边的AL31F,本来是要当个保底。

        而且以现在这個结果看,以这架飞机目前单发涡扇10的状态,很可能测不出真正的极限——

        听到这番前半段离谱到家,但后半段又有点合理的判断,何明一时间有些不知道从何开始接话。

        结果人家今年才二十五,还算少年英才……

        这次飞行的测试科目在起飞之前就已经被试飞员背的滚瓜烂熟,而且几个核心项目的关键航线数据已经被录入了飞行计算机之中,所以无需再像以前那样,每飞一个动作都需要向地面进行确认。

        稍作思索之后,常浩南回答道:

        “在情况后面注明一下,说中止原因是测试发动机性能太强,难以维持验证机平衡,就行了。”

        换句话说,在16000米的高度上,左侧的涡扇10在同等油门开度情况下,推力比另一台发动机高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照理来说算是发现问题,要开后续的故障分析会。

        所以,按照计划,这次试飞最多只会进行到实用升限,也就是18000米就会中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646章 惊人的飞行包线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