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绝密档案馆(新的一月,求月票) (2 / 3)

+A -A

        常浩南退后两步,重新坐回到旁边的联排沙发上:

        “唐校长说,大概下个星期就能到手,那個时候才能算正式上岗。”

        尽管常浩南已经快把科工委当自己家了,但此前确实不知道,在这栋建筑的地下,还有这么一个貌似不起眼,却看守严密的地方。

        似乎是发现了常浩南四下打量的目光,走在旁边的丁高恒随即介绍道:

        比如两年前从雪山上找回来的那个吊舱,在被常浩南和电子14所研究并复刻完成之后,如今就摆在他右手边的一个长条桌上。

        丁高恒自然明白常浩南心里打的算盘,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不过,你这一个课题组,难不成都是刚毕业的新手?”

        “不错,不错……”

        同样地,常浩南也对此深有体会。

        “还有更早些时候,80年代我们的特情人员从特殊渠道弄回国的一台RP-22火控雷达、从大卫国那边黑市淘回来的一枚AIM9L空对空导弹……”

        虽然常浩南也同样刚刚毕业,但显然已经被丁高恒当成论外给默认排除掉了。

        “非要说的话……其实也算不上纯新手。”

        所以还得是通过丁高恒比较稳妥。

        丁高恒站起身来,还特地从旁边的衣架上拿了两件长袖外套,一件自己穿上,另一件递给常浩南:

        “跟我来吧。”

        “照理来说,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应该直接转送相关的研究机构才对,但是这次的东西,尤其是这东西的来路保密级别太高,就连航空材料研究院都不是所有人都有权知道,所以只能暂时放在这个档案馆里,等那边抽调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团队,再送过去研究……”

        在简单介绍过情况之后,他又话锋一转:

        “就我的经验来看,跟着导师参与项目、负责项目的一个部分、还有负责一个完整的项目,这三件事情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所以还是多让他们适应一下为好。”

        常浩南即将走马上任航空动力集团的总规划师,但跟航发相关的就没有小事,肯定不好拿来练手。

        即便已经从中剔除了不能公开的部分,但仅仅一个页面想要容纳这些内容,仍然显得比较局促,以至于排版都有些奇怪。

        而在网站题头下面,则是一张常浩南之前领奖时的照片,以及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的介绍。

        只不过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的体会——

        “有了固定的科研团队之后,琐碎的项目就可以交给他们,你自己的精力也能更加集中一些。”

        当然,琐碎的概念也因人而异。

        虽然说出去也算是项目负责人,但实际上仍然只能算是螺丝钉的定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743章 绝密档案馆(新的一月,求月票)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