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商业部门出台了各项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票据(官方称为“购买券”)、证明信,缝纫机先是验户口本,后又改为验购货本。
唐植桐对小王同学的询问回应以微笑,直接对黄姐说:“谢谢黄姐,那就蜜蜂牌吧。”
“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有备无患吧。”唐植桐当然不能给王静文肯定的答复,只能糊弄。
“好嘞,谢谢黄姐,您这话我可当真了。”唐植桐笑着认真回道,关系虽小,但捏着缝纫机的命脉,没有缝纫线,这缝纫机就只能当个桌子。
“你爱人真是一表人才。走,我带你们去柜台。”曹双双跟王静文夸了一句唐植桐,提议道。
“嗯,在外面呢,管理一下表情,曹双双回来了。这些话咱回家再说。”唐植桐看到曹双双手拿着一捆绳子,快步朝这边走来,开口提示小王同学。
“麻烦黄姐了,我们也不懂,您给介绍一下,都有哪些牌子,哪种好一点?”王静文本就不是很高傲的性子,跟唐植桐时间久了,为人更加低调,很客气的问道。
“行,用完了再来找我,我给你留着。”黄姐也是个场面,非常爽朗的承诺道。
“你们先聊着,我去把自行车推过来。”唐植桐打量了一下木箱子的体积,放弃了扛过去的打算,还是把自行车推过来更省事。
“那我再谢谢一次双双同志。”唐植桐双手合十,对着曹双双晃了晃。
唐植桐省去了这个步骤,但来源是没问题的。
“行,明天就送过来。”王静文接过来,许诺道。
“多亏了双双的面子,人家为了咱运回去方便,给挑了个没磕碰的原箱。”王静文喜滋滋的说道。
按正常流程来说,无论是自行车还是缝纫机,票据都是商业局根据供货情况,按照各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多少,不定期发放购买券。
“黄姐,这是我朋友,过来买台缝纫机。”曹双双跟柜姐打个招呼,说道。
“大兄弟,你点点。”一会的功夫,黄姐把唐植桐要的线都给点齐,看唐植桐没拿包,还贴心的给找个纸箱子。
“双双!”王静文在财务科室门口敲敲门,并未进去。
“好嘞,谢谢黄姐。”唐植桐要的就是这句话。县官不如现管,为了几辊线,犯不着再去找曹双双,这个黄姐是解决问题的首选,虽然不一定能用上,但有备无患。
“好嘞,我给你们开单。”出于对曹双双的信任,黄姐没有上来就查验王静文两口子的票证,而是先开了收据。
“大好年华,我才不像某些人,上赶着给人生孩子呢。”曹双双捂嘴取笑道。
“好啊,你敢笑我。”王静文伸手挠着发小痒痒肉,两人顿时花枝乱颤,东倒西歪,乱作一团……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