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322余韵 (1 / 4)

+A -A

        第323章322余韵

        缝纫机的包装箱个头大,唐植桐在两个姑娘的帮助下,费了一番劲才牢牢地绑在了自行车后座上。

        跟曹双双道别后,小两口骑着自行车,小心翼翼的往家赶。

        “文文,我刚想起一件事来。这缝纫机要是被邻居看到,估计以后少不了找你加工衣服的。要不咱晚会再回去?”唐植桐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缝纫机针脚均匀、细密,做出来的衣服格外板正,但由于缝纫机稀缺,不少家里没有的邻居就会求上门让帮忙加工。

        “没事,由着性子做呗,正好跟邻居们缓解一下关系,现在外面不少眼红咱家的。”小王同学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多少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独门独院,三辆自行车,两个正式工,导致不少邻居患上了“红眼病”。

        “那成,咱现在回去。”既然小王同学有心理准备,唐植桐也就不再多劝。

        由于临近吃晚饭的时间点,史家胡同街口乘凉的邻居并不多。

        朱大爷光棍一条,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早早地吃完饭,摇着蒲扇在水站旁边乘凉,有零星的邻居在给家里接水。

        吃完饭,唐植桐找齐工具,后面跟着两个跟屁虫,开始拆箱。

        唐植桐两度年少,上次年少时不明白,诗写的这么好,为何不重用?

        等年岁渐长才明悟,喜欢发牢骚、恃才傲物的人没人喜欢。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啧啧啧,经历真丰富,写的也是真棒!

        限于造纸的技术,现下只有小物件才会使用纸壳包装,绝大部分沉重的物件都是采用木箱包装。

        尽管小王同学有心理准备,唐植桐还是将买缝纫机的事跟前两天街道送感谢信扯到了一块,只能说吴海洋的帮忙来的恰到好处,经街道敲锣打鼓一宣传,一些牛鬼蛇神短时间内不会明面上跟唐家炸毛。

        “嘿,你这倒霉孩子。明天再来看。”唐植桐赏了凤芝一个脑瓜崩,这小孩子吧,只要营养能跟上,思维就会活跃,自己小的时候,也没少魔改古诗、歌词。

        而这些包装箱拆下来的木材一般都会成为销售部门的隐藏福利。

        “静文昨天还说来着,有求上门的,她愿意接着,也算是改善邻里关系了。”唐植桐将昨天王静文的话告诉了张桂芳。

        由于缝纫机在自行车后座,头轻尾重。

        “哥!哥!打开看看,打开看看!”凤芝一手揪着窝头往嘴里送,一边嘟嘟囔囔的怂恿。

        听婆婆问帮不帮忙,王静文笑盈盈的说道:“妈,这事全凭您拿主意,您想帮谁家就接谁家的活,实在推脱不过的就跟我说,我来处理。”

        “倒也是个办法。妈,西花市那家,是不是也是用的这招?”唐植桐听在耳中有些熟悉,想起做菜前张桂芳提的那个例子。

        沐浴后的小王同学雪肤花貌,蛾眉曼睩,玉软花柔,唐植桐含英咀华,左右逢源,进退有节。

        “一个桌上吃饭,我自己跟她说,省的你传错话。”这事牵扯到儿媳妇,张桂芳不放心,决定娘俩商量下怎么应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323章 322余韵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