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326寻料 (1 / 4)

+A -A

        第327章326寻料

        关于饭馆收粮票的时间,唐植桐听说过两种说法。

        一种是从老前辈嘴里听来的,这个时间上早一些;一种是官方明确下文通知执行的时间,60年8月16日起执行。

        好像这两者也不冲突?

        “以后出去随身带着两斤粗粮票,给饭馆细粮票的话,有点亏。”由于平常不在外面用粮票买东西,唐家大部分没有带粮票的习惯,像一些富家子弟,早上吃个油条啥的,就会用粗粮票支付。

        由于地方粮票当月有效,过期作废,所以唐植桐只随身带了几张长期有效的全国粮票。

        今天在饭馆的时候,用全国粮票支付是一种奢侈行为,但唐植桐总不能让万家兄妹再回去拿,实属人情往来中的应急行为。

        “行,那我明天跟咱妈要两份,一份粗粮的,一份细粮的。在清清家吃的话,我就留下细粮的。在外面吃就给她粗粮的。”小王同学兰质蕙心,立马明白了这里面的区别。

        “嗯。还得是你,一点就通。”唐植桐宠爱的捏了捏小王同学的耳垂。

        “少给我戴高帽子,啥事?说吧,能帮上忙的,我绝不推脱。”何佩兰不光情商高会说话,性格也很飒,言语上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何佩兰这种人识情知趣,大事不一定能帮得上,但小事上嘛,唐植桐还是很乐意跟她合作一把的。

        小王同学去洗澡,唐植桐也没闲着,拿出笔记本,静下心来,继续完善规范手册。

        唐植桐空间里西红柿,现在瓶子也有了,但他并没有往回走,而是将麻袋挂在自行车前杠上,继续往西骑。

        虽然嘴上说着不在意,但一想到方圆的照顾,唐植桐就想着尽快整理出来,给押运科或者说是方圆,加点成绩。

        唐植桐打算去找一趟马克俭。

        唐植桐边听边点头,虚心采纳,听完后,问道:“是不是再留出点空间,让大家讨论、总结,然后完善进去?”

        今年上半年,家里大多是在吃院子里的产出,副食品店做补充。

        作为一个流水线出产的大学生,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享着资本的福报,一直向往着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但真正来了,却实实在在发现很多想法与现下格格不入。

        “嘿嘿,要不说还是何姐敞亮呢。”唐植桐给何佩兰竖个大拇指,称赞道。

        而且第二天,还能用盐水瓶子里的水洗脸,非常平易近人的一瓶多用。

        在家自制番茄酱,需要考虑到口感,不用重糖重盐,再加上没有冷藏设备、消毒也没那么彻底,也许还没等冬天开启,番茄酱自个儿就变质了。

        “妈,您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唐植桐没反驳,给母亲一个让人放心的眼神,换了件上衣,推着自行车往外走。

        上次从这边打酒时借用了一个酒瓶,第二天从押运科回家的时候,唐植桐就还给了何佩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327章 326寻料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