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与其借给刘家,真不如拿给大舅家应急。
“大舅,家里有锅做饭吗?”唐植桐提了一嘴,就开始关心张家目前的生活。
这话不是无的放矢,前年炼钢的时候,上面倡议“存铁不留”,到了下面就走了样,成了“寸铁不留”,不仅家里的锅、勺子都给融了,有些地方甚至连门锁、门鼻都给扭了。
甚至有个地方突发奇想、异想天开,在某一峡谷内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炼钢炉”。
办法就是将一条峡谷两头封死,然后一层木柴、一层矿石、一层木柴、一层铁器的堆起来。
最后放火点燃,烧上几天……
没锅的地方很多,理由也很充分:都吃食堂了,家里还要铁锅做什么?
城里都有这种家庭,就更不用说乡下了。
“有,煮开水的时候偷偷做一点糊糊喝。”张永祥实话实说道。
“那还好,家里要是短了吃的,您让小平哥给我写封信,我过去给您送。”唐植桐点点头,看来四九城这边的农村确实要比其他地方的农村好一点。
城里的食堂早就解散了,但农村的食堂还没有。
这有积极的一面,能更好、更平均的照顾到每位社员,但口粮太少,社员吃不饱,就只能自己想辙。
在这期间,家里有人去世也不敢声张,就那么放在床上,只要能在队上多挂名一天,就能借用亡人的名义多领一天的饭……
也有脑筋灵活的,逮个老鼠、拿值钱的东西换点干粮啥的煮煮吃。
想煮就得有器具,没有铁锅就只能用个陶盆啥的,就这,还得防着点,生火不能冒烟,一旦被发现,这陶盆就保不住了。
“不用,现在队里食堂还有口粥喝,自己再挖点野菜,加上你小平哥带回去的那些,尽够用了,能撑到麦子下来。”张永祥听后连连摆手,自己不容易,妹妹这边也不容易,他不愿意给妹妹一家添麻烦。
“大舅,咱是体己亲戚,遇到困难您别自己扛着,一定跟我说,我帮着想办法。”唐植桐说的很郑重。
他刚才眼瞅着亲妈别扭,心里明显是放不下张永祥,只是她暂时还没有转过弯来,既然如此,自己这个当儿子的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张家受为难而置之不理。
四九城今年不仅天气热,天还干旱,照眼下这个气温下去,5月底6月初,小麦就该收割了,但能有多少收成,还真不好说。
“唉,行。”张永祥叹口气,没有怨天尤人,仿佛一切都是他的错,答应的很惭愧。
“大舅,喝水。”唐植桐一时无话。
这些并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声音传到了四九城,部分受灾严重的地方,野菜都不够吃的,灾民瞅见一颗,拔出来揉揉就得往嘴里塞,深怕下手晚了就被抢走。
不仅荠菜是如此,就连七七菜也是,要知道,七七菜可是带刺的。
更有甚者,唐植桐听说耗子饿的皮包骨头,打起了尸体的主意……
好在全国大部分农村最难捱的日子将于今年五六月份逐渐缓解,随着新粮下来、整风、及下半年的人员下放,局面会在明年出现根本性的扭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