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迅速拉进了学院,学院的学生也开始了手搓炮弹的实习工作。
学生们认为这里面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多,比如需要让炮弹飞多高、如何控制爆炸时间让炮弹在既定高度爆炸等等。
随着汇总在桌面上的问题越来越多,农机学院领导发现学生很积极,但考虑的有些多了。
农机学院只是改造炮弹,不是重新研制催雨弹,要充分利用现有炮弹的特性,只要垂直发射能满足云层需求,那就不需要计算什么飞多高、爆炸时间。
到时候无非是追着云层跑,利用现有的药盘时间引信,找个合适的角度,计算好时间,把炮弹打上去处在合适的高度炸开就完事了。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物理抛物线计算题。
领导这么一说,学生们一琢磨,觉得可行,于是把精力用在了弹头改造上。
弹头是有必要改一改的。
高炮炮弹打上去能炸,但其设计之初是为了把天上的飞机给打下来,爆炸波及的范围有限,而催雨需要有更大的波及范围。
一百来块钱的一发的价格也不便宜,农机学院的师生们就想着能一发解决的坚决不打第二发。
农机学院之所以叫农机学院,是因为他们主要面向农业机械化,学院里面有很全面的机械加工工具,即便无法手搓高射炮,但用手搓个炮弹头还是可以的。
炮体、药盘时间引信、炸药、高炮都是现成的,农机学院只需要把炮弹头做出来,然后将原弹头的那一套放进去的同时塞一小瓶碘化银进去,组装成一发炮弹就齐活了。
碘化银无需多放,一发炮弹20克足矣,之所以用小玻璃瓶装是为了防止碘化银存储不当分解,反正打上天后炸药一响,玻璃瓶会四分五裂。
农机学院人才济济,没出半个月,弹头就做好了,一气做了十来个,经测试,效果能达到预期。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等待气象局那边给予明确的打炮时间和方向。
前两天起风的时候,农机学院想打上两炮来着,但被气象局给摁住了,理由很正当:明摆着马上要下雨,现在打上去,这雨算是正常降雨,还是人工催出来的?没法验证嘛。
好在没等多长时间,气象局那边来了信,说现在条件合适了,高度多少多少,距离多远多远,尽快打上两炮!
农机学院这边听到消息,立马跟值备的军方小队做了转达。
小队动作很迅速,先电话报备,然后对照地图看了一下,估摸一下方位,把车摇起来开了出去,找了个合适的位置,立马填上催雨弹打了上去。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