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没提自己就没提呗,唐植桐并不在意,这事说到底自己在中间只是起到了一个启发的作用,只要能成功,只要对人民有益,自己默默无闻又怎么了呢?
“你倒是高风亮节……”罗志平气势一滞,感情皇帝不急太监急?
“淡定淡定。成功了就好,我现在就盼着赶紧推广开,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唐植桐呵呵一笑,心下却觉得这新闻登出来的有些冒然。
通篇只有昨天一场雨的数据,说明并没有经过其他验证,而且昨天试验、今天就见了报,这速度不可谓不快。
那这背后蕴含的信息可不少,技术领先能长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能印证旱情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需要拿出些鼓舞士气的东西。
二流日报在全国有好几个印刷点,基本是同步印刷。
随着报纸投递到位,八点半上班时间开始,人工降雨的消息犹如一阵旋风刮过相关部门,很快,各地的求证电话就打到了中央气象局的上级部门。
中央气象局这边也接到了一些求证电话,但更多的是四九城各气象站的云层监测汇报。
昨天消息一经上报,相关领导在得知人工降雨确实成功后,作了批示,先登报,再尽快开展第二次验证。
气象局不知道此举的背后深意,但做批示的领导心里清楚,四九城的存粮已经不多了,而且目前外粮调入阻力很大,存在的缺口不小,照这种形势下去,用不了多久,四九城粮库就空了……
为了防止恐慌,这种消息都是秘而不宣的。
为了调粮,已经派了干部下去,收效却不理想。
领导就想着用一用人工降雨,先登报,除了可以鼓舞士气外,各地肯定也会有电话打进来。
急切想要人工降雨的地方肯定是干旱最严重的,从需要的降雨量上能作为对今年粮食产量判断的辅助依据。
并不是那么急切的地方说明干旱不严重,那粮食产量是不是更有保证?是不是能作为接下来调粮的判断依据?
唐植桐想不到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把罗志平安抚好,端详起来信。
字迹不熟悉,寄信地址写的供电局,唐植桐一时没想起是谁寄来的。
打开信,看了落款,才想起这是清明节碰到的那个叫丁建辉的小伙子写给自己的。
再通读一遍信,唐植桐笑了。
小丁明显是个老实孩子,估计也不知道要说啥,信里除了介绍了一下他自己的情况,还捕风捉影的夸奖了一番唐植桐的所作所为,最后表示一定要向唐植桐好好学习,希望两人能共同进步云云。
这个共同进步就吓人了,一般来说都是男女青年之间用在感情表白上的。
一看就是个没谈过恋爱的单身狗,这封信还不知道谋杀了他多少脑细胞,甚至可能是在他母亲的强压下才动笔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