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僧面看佛面,跟丁建辉这边“建交”是叶志娟开的口,唐植桐不能对这封信置之不理。
像这种由长辈发话撮合的朋友,若是一步步的发展,总会让人感觉两人中间隔着点什么,若是能有地方能互相帮忙,会大大促进关系的发展。
琢磨了一会,唐植桐给丁建辉回了一封信。
唐植桐没回应什么共同进步,直说自己有个发明,需要登高爬梯的电工配合验证、提供一些使用上的建议,问丁建辉愿不愿意配合。
嗯,丁建辉是个电工,跟见面时唐植桐猜测的一样,他在信里也没有回避。
将信封起来,唐植桐准备写作业的同时,也在琢磨,得把制造脚扣提上日程了。
随着人工降雨事情的发酵,终于有电话打到了叶志娟这边。
叶志娟挂了电话还有些意外,她怎么也想不到人工降雨的事情能跟自己女婿沾上边,今天早上女儿来送吃食的时候愣是一点异样的表现都没有。
其实不光早上没有,就是下午小王同学回去拿盛大酱的碗,母女俩再见面时,她脸上仍旧没有任何异常。
“你不知道这事?”世界先进水平这几个字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解放前,国人头上始终被人按着一顶“东亚病夫的帽子”,国家也急于提升国际影响力,但怎奈底子太薄,很多事只能干着急。
相对而言,体育比赛是最容易出成绩的,第一届全运会刚举办了没多久,虽然多人破了世界纪录,但在外面压根溅不起什么浪花,因为这不是国际比赛。
所以容国团、穆祥雄在国际比赛中取得名次后,才会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热潮,他们眼下的声誉不亚于刘翔在奥运会拿下110米栏的金牌。
“不知道啊,他回家没说过。”小王同学听完一脸懵。
“哦,回去问问,这事虽然报纸上没提他,但也别急着争功,教育部门后续会有安排。”叶志娟生怕年轻人沉不住气,把大好局面给毁了,郑重嘱咐了一句。
“我也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前阵子在农机学院作报告时随口提了一句,人家后来也没再联系我,谁知道他们当真了,把这事鼓捣成了。”回到家后,唐植桐面对小王同学的“质问”,连连叫屈。
“咱妈说不让你争功呢。”小王同学见丈夫确实不知情,把叶志娟的叮嘱说了出来。
“我争什么功?我就提了个想法,中间一点力都没出,人家给我评功我都臊得慌。我只盼着能尽快推广开,让农民伯伯们多打一些粮食。”唐植桐连连摇头,功劳什么的就甭提了,若是能推广开,将粮食产量提高一个、甚至两个百分点,就是无量功德。
不争功归不争功,但唐植桐内心还是暗暗自豪的,在自己的提议启发下,人工降雨提前问世,这得帮多少人解决饿肚子的问题?
这也许就是来这个年代的意义所在吧。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