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桐看完信就收了回去,工作已经积攒了一个星期,得抓紧看一下签好字。
下班后,唐植桐又去了一趟押运科,带上从东北千里迢迢运过来的大酱块回了家。
两只燕子很勤劳,它们的爱巢已经初具规模,唐植桐估摸着明后天就差不多了。
张桂芳看到儿子又拎了东西回来,不免多问了一句,在得知是大酱块后,埋怨道:“你是不是跟你大娘开口要了?怎么一次寄过来这么多?”
“妈,我不是跟您说了吗?年前去的时候我给大娘留了些豆子,托大娘给加工的。”唐植桐脸不红心不跳的解释道。
“说过吗?我咋不记得了?”张桂芳在脑海中检索着,一时没想起来。
“说过啊,我跟人家买玉米的时候捎带手买了点黄豆,都给大娘和小姑留下了。”唐植桐一边从麻袋里往外掏大酱块,一边信誓旦旦。
“唉,人老了,记性不好了。”张桂芳想了一会,愣是没想起来,看儿子说的煞有其事,也就信了。
“您一天到晚围着我们几个转,忙忘了很正常。这叫贵人多忘事,可不敢说老了。再说了,您老了,谁帮我们看孩子?”唐植桐一边贫嘴,一边将大酱块整齐的码在桌子上,一共八块,十六斤的样子。
“你还是先抓紧要孩子再说吧。”一提到孩子,张桂芳来了兴致,想使劲催催,但碍于儿媳妇当面,还是忍住了。
“嗯嗯,快了快了。大伯来信说这些大酱块还要继续阴干,您回头给放起来。”唐植桐把麻袋放在一旁,交代道。
“行。你大伯和大娘身体还硬朗吧?你小姑那边怎么样?”张桂芳答应下来,并照着凤芝不安分的小手拍了一巴掌:“都是毛,也不嫌脏,洗手去。”
这孩子看报纸表面长满了毛,黑灰白绿的,看起来好看,就忍不住抠了两下。
“都挺好的,嫂子再有两个来月就生了,您也算当奶奶了。”唐植桐朝凤芝挤挤眼,这揍挨得不冤,大酱块上面的霉菌颜色越多,说明发酵的越好,做出来的大酱才会更好吃,但确实看上去有些不干净。
“亲孙子抱起来才踏实。”张桂芳嘟囔了一句,及时刹住了车,同样赏了儿子一巴掌:“你也去洗手,准备吃饭。”
凤芝见哥哥挨揍,呲着掉了一颗乳牙的嘴不厚道的笑了。
吃过晚饭,回到厢房,唐植桐铺好信纸准备写封回信。
首先得打消大伯和唐钢来四九城的念头,更不要进山去挖什么野山参。
也就是大伯没打着过来扫墓的名义,否则唐植桐还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去劝。
小王同学坐在书桌前,打开一本书,眼神游离,好半天都没有翻页。
“怎么了这是?”唐植桐的倒装句说的很溜,把想说的写完,一转头就看到了正在发呆的小王同学。
“你说咱妈是不是只喜欢孙子?”小王同学转动一下脑袋,歪着头看着丈夫问道。
唐植桐笑了:“哪能?她就那么一说,催咱俩呢。”
“那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小王同学明显不相信丈夫的说法,改为问丈夫的想法。
“只要是咱俩的种,无论男女,我都喜欢。”唐植桐看出小王同学有些隐隐的不安,试着去安慰道。
“去,难不成我还能跟别人生?”小王同学啐了丈夫一口,对丈夫的说辞并不满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