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教义与爱的使徒
那么问题就来了。
这一次教义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呢?
一般来说,神明自己主导的教义调整就是以信仰值为代价,微调已有的教义。
这种调整的好处在于其风险性相对更低,但坏处自然就是很难真正对现有的教义进行扭转性的改变。
旧礼仪之神调整了那么多次教义,最后也还是只能在依附于“秩序”的礼仪教义中兜兜转转就是这个原因。
当然,还有一种调整教义的办法,那就是使用本源。
本源的宝贵无需多言,而它能起到的效果也配得上它的珍贵。
动用本源,就能打破单纯使用信仰之力调整教义时会遇到的种种桎梏。
然而,桎梏的存在是有它天然的道理的。
正如同凡人付出代价,未尝不能冲击甚至打开脆弱肉体的枷锁,但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许多肉体力量的自然极限在限制了凡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保护凡人的机体。
神明的情况异曲同工。
神明在登临神位之前的最后一步就是教义,它从根本上决定了神明自身的“存在”。
无论是先天自带的【神迹】也好,后来出现的【概念】也罢,都是基于教义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在本源这种强力却又难以控制的“原料”的帮助下,神明可以强行颠覆原有的教义。
但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
稍有不慎就会彻底迷失,堕化为“神性野兽”。
根据旧礼仪之神的记忆,大陆上最为强大的魔兽种“元素凶兽”的祖先就很可能是多位分别掌握不同力量的堕化神明。
此外,不同位阶的神明想要调整教义需要付出的代价亦是各不相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