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佛陀,需有父、有母,方可接近身边人,方可度化身边人,佛要度猪,便不会变作狗,同猪去言语,故为度化人,便显化作人,从稚童变作青年,变作丈夫,所谓,我可,你亦可……”
梁渠感觉自己的后背又被戳了戳。
周围人再看向自己。
又听不懂了。
梁渠想了想:“意思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金刚经》上的,即所有的一切,全是幻影,是表象。
佛陀为了度化人,所以变成人,和人一样经历生死轮回,如果变成猪,一头猪和你谈觉悟,你就会觉得荒谬而警惕了。”
葛道长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老和尚则用刚讲的《金刚经》内容作答。
巧妙的很。
“感觉很厉害……”曹让摩挲下巴。
“自然厉害。”
梁渠亲眼看到悬空寺的和尚全放松下来,显然这个回答是符合“佛门正确”的。
但老和尚肯定不是一味正确的人。
列举出数个例子来证明因愿而来的正确性、合理性,老和尚话锋一转。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禅宗又云:‘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私以为,吾先为因业而来,后发菩提心,转乘愿而来。”
“此言又作何解。”
“凡世种种,皆机缘巧合,心坚后,皆为命中注定。”
菩提岛内。
众人沉思。
和尚们也没有表现的太紧张,只要乘愿而来的合理性从明王口中被论证即可。
听课默默消化。
老和尚又指梁渠:“大顺兴义伯,诸位可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