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人族知生祖 (2 / 8)

+A -A

        就如同《周礼》一般,周礼之天,其下不知孕育了多少大才,特别是《周礼》方成之时,其毕公、召公,都得礼道之便,延伸自己之礼,成就圣人位。

        而之后礼道的先天、半圣大能者,更是数不胜数。

        “风子,此番一路,又为何行乎?”老子一问。

        风允淡笑轻言:“一路为寻老聃先生来,允在这繁华周都无落脚之居,望能收留一二。”

        “哦,哈哈,风子入周,岂会无居。”

        这时,内侍上前。

        “风子,您的偏殿已收整,就位于老聃先生之旁。”

        “虢石父有言,天子德令,您可观阅这典籍宫中所有典籍。”

        内侍招手,五个内侍举着五卷单薄的铜书,来到面前,观之,只有书名。

        “天子还在秘殿中,为您选了几本圣人之书,您可择一而观阅。”

        似多此一举,却是在试探风允此行之心。

        《周礼》《周易》《大雅》《仪礼》《太公》。

        一共五本,皆是俱全的圣人之书。

        文王内圣外王,之下,还有周之四圣。

        文王的《周易》自不必多说,风允得之机遇多矣,此时,恐怕只有这周都有全文,风允就是走遍诸多,不来周地,都无法凑齐。

        而四圣中——

        太公望以《太公》,金匮言道,统兵行法,阴符谋术,创武道,称武圣。

        周公旦以《周礼》,定规周官,诸侯尊王,共举天子,创礼道,称元圣。

        召公奭以《大雅》,教化思想,以正人心,护卫天子,兼礼道,延礼乐教化之法,称召圣。

        毕公高以《仪礼》,规范制度,约束乱世,阶级分论,兼礼道,延礼仪制度之法,称毕公。

        其中,太公望与周公旦皆为至圣位,而召公奭与毕公高为亚圣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大周守藏史 第237章 人族知生祖 (2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