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虽以仁善著称,但发起脾气来还是相当可怕。
这时,韩琦站了出来。
“官家,近两年,朝廷污人清誉之事,时有发生,大多都是无中生有。官员为避嫌,只得恳请外放,此举对朝堂政事极为不利。臣以为,苏舜钦等人不过是年少轻狂,导致犯错,其品性并不差,恳请官家宽大处理!”
“臣附议!”包拯站出来说道。
“臣亦附议!”一旁的吴育紧随着说道。
随即,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首相章得象,慢悠悠开口了。
“官家,此事涉及年轻官员太多,一时之错不应放大,臣亦恳请轻判。至于苏良,他可能并不知宴席乃是使用公款,此乃无心过错,算不得有罪。至于有没有狎妓,就需开封府尽快查出结果了!”
章得象刚说完。
副相贾昌朝便紧跟着说道:“臣赞同章相的看法。若苏良未曾狎妓,便是无罪。其笔锋犀利,乃是台谏官的好人选,绝不可因这种虚无之罪,便将其逐出御史台!”
贾昌朝已看出,皇帝赵祯对当下“污人清誉”的诽谤之言产生了厌恶,且因《自罪书》对苏良产生了一些好感。
故而,他便顺着赵祯的意思去讲。
听到章得象和贾昌朝的发言,赵祯的脸色不由得好了许多。
他看向吴育。
“吴学士,朕命你在三日内查清苏良狎妓是否属实,至于其他人,皆从轻处理吧!”
“臣遵命!”吴育拱手。
当即,赵祯便起身离开了。
包拯黑着脸,有些无奈。
君臣讨论了半天,将他弹劾枢密使夏竦包养姬妾,蓄意打压年轻官员的事情全都丢在了一边。
包拯很清楚,官家不是忘了,而是在为夏竦保留体面。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