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4章:裁兵数额之争,两府三司大乱斗 (1 / 2)

+A -A

        “三十万人,实在太多了。老夫觉得地方州府压力过大,实难为那些放还为民者安置田地,为剩员者安排差遣!”

        “那陈相觉得多少人合适?”文彦博问道。

        “减半。”陈执中干脆地说道。

        他考虑的是如何规避裁军的风险,而十五万人才在他的接受范围内。

        “十五万人?不行,不行,这实在太少了!”文彦博顿时摇头。

        相对于一百多万兵的总量,十五万人确实少。

        仅河北、京东、京西三地便能轻轻松松裁减十五万人。

        这时,张方平看向夏竦。

        “夏枢相,你以为呢?”

        夏竦想了想道:“老夫以为,十万人便算多了,裁兵需慢慢来,需要照顾每一名士兵的情绪,你们是想看着执行此策后,我大宋掀起一阵造反潮吗?”

        站在夏竦的立场,裁减兵丁的数量越少,他越轻松,出现风险的可能性也越低。

        这时。

        吴育也开口道:“我也以为裁减三十万名士兵,着实有些多,二十万人倒还可行。”

        文彦博看向欧阳修、唐介和苏良。

        欧阳修道:“我认可三司使的意见,四十万人亦难动摇国本,可尽数裁减。”

        唐介想了想道:“我认同此策所言,裁减三十万人,完全可以接受。”

        苏良紧随着说道:“我也认同此策,三位相公的分析已经很清晰,裁减三十万人,绝不会动摇国本,可为之。”

        顿时,政事堂内安静了下来。

        除三位撰写者之外。

        陈执中认为最多可裁减十五万人,夏竦认为最多可裁减十万人,吴育认为可裁减二十万人。

        王尧臣、欧阳修认为可裁减四十万人,唐介、苏良认为可裁减三十万人。

        这个分歧,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大家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思考问题。

        王尧臣更看重节约开支,陈执中和夏竦则看重执行的难度。

        夏竦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裁兵之策,而后又望向文彦博、张方平、庞籍三人。

        “三位,切莫为了好大喜功而定下三十万兵丁这个数额,西夏与辽都看着咱们呢,兵丁一旦减少,他们必定会更加肆无忌惮!”

        听到“好大喜功”四个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164章:裁兵数额之争,两府三司大乱斗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