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356【何人可为压舱石】 (2 / 3)

+A -A

        李端平静的目光扫过陆沉,在王晏身边停下,淡淡道:“大将军刘守光。”

        且不说这两人此前从未有过交集,光是侯玉能被郭从义举荐为李景达的继任者,王晏就知道他最次也是自己人。

        郭从义沉默不语,王晏身为主掌北衙的上将军,此刻不得不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认为山阳侯的提议还有可商榷之处。”

        李端一直冷静旁观,此刻见火候已到,便温言道:“既然众位卿家没有异议,那便按照陆沉的奏请,暂时定下京军和边军中下级武将轮转之策。为了不引起朝野骚动,第一批调换的将官名额限制在十五人之内,军职最高不能超过都尉。至于具体人选,枢密院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朕也会让靖州、淮州和定州都督府上表名单。”

        陆沉没有再撩拨这位主动站出来送助攻的南安侯,他和龙椅上的天子对视一眼,君臣二人仿若心有灵犀。

        王晏心里对侯玉恼怒无比,其实他此刻也反应过来,侯玉不可能是陆沉的帮手。

        但是,李端知道自己不能一直等下去。

        “还有一件大事。”

        六部尚书、翰林学士和国子监祭酒等人相继跪地劝谏。

        这个年纪轻轻的山阳侯看来不止会带兵打仗啊。

        其实天子最初便说过这句话,这也是郭从义始终没有表态的原因。

        郭从义垂首道:“臣唐突无状,还请陛下恕罪。”

        满殿死寂。

        他微微停顿,快速理清楚思绪,继而道:“陛下,兵法有云,将不知兵兵不知将乃是大忌。如果按照山阳侯的提议,让京军和边军一部分中下级将官进行调换,极有可能造成将兵互不熟稔的境况,对于两边的战力都是一种损害。”

        他的决定可谓小心翼翼,没有急迫地大动干戈。

        如果天子口中说出“陆沉”二字,郭从义反倒会松口气,因为这项任命绝对无法让满朝公卿同意。

        望着郭从义恭敬却坚定的神情,李端淡然道:“郭枢密听朕说完。”

        王晏即便在心里将侯玉骂个狗血淋头也无济于事,面对天子温和的态度,这位上将军心念电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理由说道:“陛下容禀,京军这些年并非没有上过战场。譬如两年前的淮州之战,南衙三军奉命北上负责进攻青田城,在战事中的表现不算差。”

        相较于此事,郭从义更在意天子提过的京军建制之变。

        那天在观云台上,李端和陆沉聊了很久。

        听闻天子所言,郭从义沉稳地应道:“陛下,对于京军而言,维持稳定更加重要。”

        上将军王晏同样跪地道:“郭枢密所言发自肺腑为国筹谋,臣叩请陛下三思!”

        刘守光的资历足够胜任执掌北衙的上将军,而且这个人选基本不会引起朝臣的反对。

        郭从义本应感到喜悦,他身为枢密已经位极人臣,如今天子又将京军一部分军权交到他手中,这可是无上的恩宠和信任。

        朝臣们暗暗提高了警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九锡 第358章 356【何人可为压舱石】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