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想要撬动京军的沉冗势力很难,君臣二人由浅到深商议了很多策略,其中便有陆沉提出来的诱攻之计——他先建言京军和边军轮转之策,等朝中重臣提出反对,陆沉再顺势转进那个釜底抽薪的法子。
李端不慌不忙地说道:“王卿家但说无妨。”
其实在这个时候,大部分文臣也都回过味来,不禁神情复杂地看向陆沉,然后又转向不再吭声的南安侯侯玉。
李端再次打断他的话头,略显强硬地说道:“李景达将振威军带去定州都督府,第三位大将军暂时只负责辖制剩下的定威等三军。朕决意,由山阳侯陆沉暂领大将军一职,将来若有需要再做调整。”
李端没有因此得意忘形,他看向郭从义和王晏问道:“关于山阳侯所提之策,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朝堂需要平衡,世族的利益要得到保证,天子的威仪同样需要维护,这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陆沉釜底抽薪的策略虽然厉害,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有很多可以琢磨的细节,未必就是一个死局。
郭从义问道:“不知陛下准备提拔何人?”
然而这位枢密使脸上的表情颇为沉重,问道:“陛下,此举——”
这和谋逆造反有什么区别?
哪怕这是过去十多年形成的既定事实,哪怕所有人心里都知道京军的成分,这些话也不能公开说出来。
李端再度开口,这一次他的神情显得很凝重,望着殿内重臣谨慎的神色,他缓缓说道:“自从十四年前朕即位以来,京军的建制便没有变过,朕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李景达出任定州都督之时,天子明显想将陈澜钰推上来,侯玉这个人选显然是郭从义和李道彦商量之后的结果。
掀桌子是自取灭亡之举,王晏纵然再不满也得在游戏规则之内行事。
下一刻,枢密使郭从义一拂袍袖,大礼参拜道:“陛下,京军建制关乎京畿之地的安危,更关系到京城的稳定,万万不可擅动。臣惶恐,臣死罪,叩请陛下收回成命!”
侯玉心中怒骂一句,脸上维持着较为勉强的笑容,低下头一言不发。
李端不言,陆沉便接话道:“上将军不必多虑。首先,此番调动不涉及各军各级主官,只通过副将的调换交流经验整军备战。其次,朝廷可以将此策形成定例,并且延长将官调换的时间,以此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效果。”
李端摇摇头,然后直白地说道:“朕想在王爱卿之外另设一位上将军,由他们二人共领北衙六军。”
满朝重臣都在看着,他总不能公然挑明,京军是江南世族的地盘,陛下你不能插手其中。
十五名将官调换,意味着京军各军顶多拿出一个军职交给边军,同时派出一人前往边疆学习经验。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
只有两位宰相和陆沉没有动作。
李端望着眼前这一幕,只觉一股滔天巨浪扑面砸来,饶是他贵为九五之尊,此刻也不禁双唇紧抿,手指悄然刺进掌心。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