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差了近千年不假,但处境居然十分类似。
“若要兴复汉室”,荀攸继续分析,“必须先除掉董卓,然后西向凉州、益州,伺机东出,从诸侯手上收回国土。”
这是秦始皇和汉高祖走过的路,在现在的人看来,几乎是取得天下的必胜打法。
益州,关中两块区域连在一起,就有了坚不可摧的地利,再扫平身后的凉州,解决唯一的后患,最差也是个占据崤函天险坐观成败的局面。
徐嘉树回忆历次模拟,基本上也是遵循这条路线来走的。
“公达兄高见”,他点头赞同道:“只是天下难免又有数十年之灾。”
汉末的崩塌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更像是一个被慢性病折磨的病人终于大限将至。
除了开国几代之外,历代东汉皇帝都难逃壮年而死的结局,早夭更是屡见不鲜,从第四代汉和帝的“永元之隆”后,东汉就开始漫长的衰败之路。
如今只是一个烂了很久的苹果要从树上掉下来了而已。
预见到这一点的士人其实很多,比如鲁肃就在《榻上策》中言之凿凿地讲出“汉室不可复兴”这句话。
皇帝短命也好,天灾人祸也罢.种种因素,都可以归结成一点结论——汉室已经失去天命。
这也是为什么东边诸侯几乎不约而同地开始割据州郡的原因之一。
话说到这里,荀攸的态度已经可以推测出来了。
汉室有可能复兴,但要把天下第三次征服一遍,难度极大。
“说到东出”,徐嘉树抛出了一个早就想问的问题,“当今天下诸侯,公达兄可有了解?”
煮酒论英雄!
初平元年的局势与建安五年可不一样,许多人还在台下蠢蠢欲动,许多人正如日中天,与荀攸这样的才智之士聊这个,想必大有收获。
可惜此时两人的身份比不过彼时的曹刘,更多像是两个公务员酒后闲聊。
“与族中一直有书信往来,加上这些年担任黄门侍郎,对天下人物有所耳闻。”,听到这个话题,荀攸也来了精神,“子茂看来,如今人物,谁可称之为英雄?”
“凉州马腾韩遂如何?”
徐嘉树先问起西向的第一个目标——眼下雒阳残破,若要以关中为根基,则西凉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道理很简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不忠不义,何以服众”,荀攸嗤笑道:“勇不足以保境,智不足以安民,无头苍蝇,只求一口功名利禄,不足挂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