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新技术新设备与星空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3 / 6)

+A -A

        孙羿给这次星空发明的钢丝系统,起名叫木偶系统。

        一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对应电影中的太空镜头和空间站内部镜头。

        太空镜头采用的是一根可以实现三轴旋转的机械臂,上面带着一个类似挂篮的固定装置,用来固定演员。

        其实,就是游乐场里云霄飞车的原理,用机械臂带着你飞。

        还是由《环太平洋》中提供了机甲操作舱的三一重工定制,物美价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给弄出来,这几天刘艺菲跟刘德桦就是这适应这套设备。

        包括操作程序也需要根据两人的习惯和体重等进行一下微调。

        到了太空舱的镜头部分,机械臂就有点施展不开了。

        毕竟,太空舱的空间有限,不可能带着演员上下翻飞。

        但星空的技术人员给出了新的想法,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就是用钢丝。

        首先将天宫号空间、国际空间站以及俄罗斯空间站的顶棚全部打开,做成敞开式的道具场景。

        然后利用星空特技摄影棚天花板上事先就准备好的滑轨,吊装12根钢丝,分别作用于演员的手臂、胸、腰、腿以及各个着力的关节部位,将演员像牵线木偶一样挂起来,让演员做出翻滚、倒吊甚至在空中“平躺”这样违反地心引力的动作。

        简单来说,就是“在有重力的地方,拍出无重力的感觉”。

        这三天,刘艺菲就是在适应这套“木偶”系统,与以往的传统威亚不同,这套系统可以应用于各个关节部位,做到良好的借力,不需要演员那么辛苦的下大力气去做动作。

        而且其背后也不是有由人工拉拽的,是由电脑控制下的伺服电机以及摄影棚天花板上的滑轨独立运行,可以让演员的动作做起来更加顺滑,而且活动范围大,编程动作还可以精确重复,让演员的体验感更加舒适。

        同时还加装了三重保险开关,非常的安全,并且智能。

        唯一说得上不太方便的,就是他的通用性不太好,要根据每一个不同的演员进行调整,毕竟不同身形的演员,力量、身材都是不一样的,需要最大化的匹配。

        这样,演员完成的动作,才会更为逼真。

        当然,这也是孙羿对镜头细节的严格要求,要是换个差不多的导演,那就是差不多就行了,不用费劲的调来调去。

        孙羿是追求完美了,不过就是有点费女朋友。

        刘艺菲第一次看到这套系统时还觉得蛮好玩的,跟她之前接触过威亚都不一样。

        作为年轻人,她第一个自告奋勇,上去体验了一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华娱拯救意难平 第703章 新技术新设备与星空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