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的塘沽港口主要负责转运煤炭,码头上装备了自动装煤机。
仓库里还有一种类似后世叉车一样的万能平台专门负责装货,算是国内最先进的码头之一了。
“原本这次卸船应该由起重机来完成,码头上已经规划好的4台台式起重机,并没有安装完毕,一旦粮食靠岸,仍然需要人力装卸。现在津城的同志已经开始组织人员了。”
张局长指了指远处那好几百个排得整整齐齐的工人、社员们。
这时候工作组的同志正讲注意事项呢。
这些临时凑来的工人、社员们因为能参加这么光荣的任务,都美得不行。
李爱国眯着眼看了看,铁轨是能通到码头,可离轮船停的地儿有几十米远。
要是大晴天还好说,要是下大雨,光靠人把轮船上的货卸下来,可不容易。
特别是轮船在海上漂着,一刮大风,船都不好固定……
想到这里,李爱国提醒了张局长。
张局长正要说什么,旁边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领导走了过来。
“什么?!我们这些人还卸不了粮食?你这小同志可别小瞧人!”
这领导是个中年人,四方脸,头发短得跟刚割完的草似的,说话瓮声瓮气的。
中年人这会子带着气儿,看着怪吓人的。
“张代表,您误会了,我们司机同志就是怕有意外情况给卸粮添麻烦,不是怀疑你们的本事。”
张局长看似无意的往前一步,把李爱国和司机组的人挡在身后,跟那中年领导隔开了。
“张局,你啊,还是太看不起人了,我们津城人就是那么不讲理的人?!”
张代表看出了张局长护短的意思,苦笑着摇摇头,对着李爱国伸出了手:“司机同志,我是卸粮组的组长,你可以称呼我为老张,欢迎来到津城港。”
“张组长,您好。”李爱国跟张代表握了握手。
“你刚说下雨的事儿,我现在就给你个话儿。”张代表转身,冲那些正在“操练”的工人、社员们一招手:“陈大炮,你过来!”
正在指挥“操练”的陈大炮噔噔噔跑过来,给张代表敬了个礼:“代表同志!突击队队长陈大炮向您报到。”
张代表指了指李爱国:“这位司机同志怀疑咱们能不能及时完成卸粮任务,你现在告诉他,到底能不能完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