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山下学堂内最重要的‘课。’
且每次的讨论,对于山下学堂的众修士来说,都是一种修心。
只是这样的传统,在三十年前就渐渐消失了。
因为那时候山下学堂是不再收人了。
可也是不收人,又与外界隔阂起来。
在山下学堂的众法修想来,这也是一种修心。
随性而为,随遇而安,是所有法修的基本心境。
莫说,这几十年过去,山下学堂里如今境界最低者,都已经是金丹小成。
而法修只要修得金丹,这后天资质中的心性一项,已经是九成之上。
如果没有九成,法修是修不得金丹的,也看不透生死之谜。
可也是这般的艰难修心,使得五洲几千年过去,才出了几位元婴。
所有的一切,都是法修先求心,再求行,最后洞虚求法,仙境求道。
这一开始的门槛有点太高了。
如今的修士恰恰相反,是先身体力行的求法,最后再言其他。
且关于新修士的法,在山下学堂的藏书阁内也有不少。
山下众修士也观过,但却没有否认与批喝,甚至还称赞过。
因为新修士的法没错,相反还快了许多。
只是顺序不一样而已,且最后同为求道,那就是道中之友。
而山下学堂的修士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思,这样的平静,也是经常受诸位界主教诲,继而多多少少沾染了一些容法之道。
也由此看出,山下学堂内的三千修士,之所以能尽皆拥有化神之资。
其一是三十年前的修心之法,观人千百修士的灵韵,映照自身,论心论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