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赵普虽是文官,但在许多人的眼里确实不是读书人,谁让他不是进士出身呢,半部论语治天下,这话其实最早是用来嘲讽他这个宰相没有学识的。
而随着赵普退下,那些跟他差不多,都是归德府一系旧臣出身的重臣,也纷纷低下了头,不再说话,今天这场朝会,说白了已经跟他们没关系了。
然后,大殿就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那些进士出身的文官,居然真的没有一个站出来,替君王分忧,驳斥这乱臣贼子的大逆不道之言!
“好啊,好啊,很好,你们真是太好了。”
说着,赵匡胤一双铁拳却是有些无处安放,不自觉地就摸着手中的玉斧,在手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此刻,却是有点后悔将潜龙剑赐给赵光美了。
见好半天都没人吱声,却是扭头问了李重进道:“太傅以为,你这位故友所言可对么?”
李重进见此,微微眯着眼,叹息一声道:“臣读书少,是个纯粹的武夫,倒是也不懂这暴秦暴在何处,自秦以后,天下还从未有过三百年以上之王朝,而秦的国数,臣若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有七百多年吧?为何他们这些文官,却都说什么暴秦二世而亡呢?殿下在淮南行事,按他们的说法,好像确实是颇类秦法,可秦法,又有何不妥呢?”
群臣闻言,立时便是大惊失色,范质更是不禁当场便指着李重进的鼻子大声斥责了起来。
赵匡胤本人却是眼神一亮,却是出声嘀咕道:“说的是啊,秦法虽然酷烈,然而能使强秦屹立七百余年不倒,且日益强盛,直至吞并六国一统山河,又怎会没有半点值得借鉴之处呢?”
说完,就见大殿之上文武,好一阵的鸦雀无声。
好一会儿,卢多逊才带头站出来道:“臣以为,李平军此言,实为荒谬,秦王殿下去淮南,只为赈灾,何来秦法之说?分明是这李平军恶意中伤,在为自己开脱。”
“没有错,殿下所行之法乃是军法,淮南乃战区,此次事乱,分明是南唐在背后意图不轨,秦王为抗南唐,行此军法又有何不可?”
“是啊是啊,殿下在淮南行的分明就是军法,哪来的秦法。”
一人开头,众人附和,很快的,刚才还惜字如金谁也不肯为君上分忧的群臣纷纷站了出来,引经据典的将那李平军骂了一个体无完肤。
“呵呵。”
赵匡胤见状,不屑地就冷笑了一声。
果然,一提秦法,这帮子特娘的读书人就都急了,毕竟,赵光美搞的淮南新政其实还是给他们留了一些活路的,商行和新兴市民阶级至多只能算是威胁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要是特娘的学秦法,那就是焚书坑儒,赶尽杀绝了。
扭头看了一眼李重进,却是愈发的感觉他顺眼了起来。
然而仔细想想,其实这李重进所说的话也未必就真的没有道理,相反,若是真的没有道理,这些个鸟官,怎么就急了呢?
秦法固然暴烈,但,至少在独尊儒术之前,春秋战国的时候,人家那些国家的命数反而都比后来的那些长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