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 (3 / 4)

+A -A

        以前的赵匡胤还真是从没这样想过,只是今日他见识了这些群臣的嘴脸,却是忍不住在心中狐疑:“这儒学,到底是延了王朝的命,是天下一统的基石?”

        春秋战国之时,真的以儒为国策的国家好像也没几个,但都能传承久远,何以后人尊了儒,却反而再没有超过过三百年之大限呢?

        今时今日之宋国,与昔日的秦国,确实也是很像啊!

        宋初么,其实尊儒尊得并不厉害,赵匡胤本人也不是儒生,甚至看不起儒生,再加上赵光美的熏陶,脑子里偶尔有点大逆不道的想法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作为一个理智的帝王,这点大逆不道的想法很快就被他给藏了起来,打算等以后有机会的时候跟赵光美聊聊。

        而此时的殿内,不止是赵匡胤对那些文臣颇为不屑,就连李平军对那些谩骂和指责也丝毫不放在心上,他的枷锁已去,此时挺直了腰板背着手,傲然地抬着头,仿佛在俯视着一群小丑,面上全是桀骜不屑之神色,仿佛跟他们打嘴炮只会跌了自己的份儿一样。

        好一会儿,等众人的骂声停了,那李平军这才从容而自信地道:“多说无益,臣自知犯下的乃是不赦之死罪,官家速速动手斩我头颅便是,吾今日身虽死,自有浩然正气长留。”

        赵匡胤闻言咪咪着眼,却是冷哼一声。

        他当然想杀人,但若是让这样的货色名垂青史,实在是让他心中不快,关键是他不服啊,他不服这货嘴里满口仁义道德的歪理。

        狗一样的臭东西,就应该像狗一样的去死,怎么能让他死得其所呢?凭什么你死得跟个英雄一样,我反倒是像个昏君,三弟反而像个佞臣了,凭什么呢?

        见状,却是陪着李重进上朝来的“老实人”张永德一声冷哼道:“你以为你骨头很硬么?若当真是问心无愧,为何要将家眷送去南唐?哼哼,如今尔等家小已尽数收押,官家心善,不忍残虐尔等,老夫却是个心狠手黑之人,我这就命人将你儿子一片片的活剐了,看你还硬么?我一个退休之人,却是不畏人言,什么都不怕的。”

        闻言,李平军嚣张的脸上终于出现一丝惊惧,却是瞅都不瞅张永德这个武夫,而是冲着赵匡胤道:“臣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臣之家小生死,尽在官家,臣,无话可说。”

        “…………”

        他无话可说,赵匡胤却是也无话可说了,却也没有杀他,而是下令将他重新关回了大牢之中,自己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后宫郁闷不已。

        然后下午的时间,听说那一万仍然软禁在开封的一万多儒生就又上街了,愣是破天荒的从军营中闯了出去,现在正在皇宫门口闹事儿呢,杨信还跑过来问他杀还是不杀。

        真的,赵匡胤感觉自己快把后槽牙都给咬碎了,就差一点就要脱口而出一个杀字,但最终,还是做了好久的深呼吸,吩咐道:“都抓起来,但别闹出人命”

        最后,赵匡胤实在是觉得气不过,又拿着弹弓去花园打鸟去了。

        却见杜太后居然也在花园里,赏花,本能地就将弹弓藏在袖子里,然后笑容满面地上前请安:“娘,今日怎么出来赏花来了?”

        杜太后笑着道:“今日之事,我已经都听说了,你现在心里不好受吧?是不是想杀他们,又心中不忿?”

        “娘您明鉴。”

        “这算什么明鉴,不过娘也要提醒你,当年,朱温,李存勖他们也是如此,对这些个文人死鸭子嘴硬感到不忿,总觉得一刀杀了感到不忿,所以这刑罚之道,才会变得越来越残忍,直至出现了凌迟之刑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家兄宋太祖 第136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