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中的多数,不约而同的都宣布黄仁黄老爷才是他们的首领。
哪个不懂事儿的要说提议让哪个领头儿的称将军或是打自己的名号,几乎都会挨踹。
天子脚下,造反,只有缺心眼才会打自己的名号。
然后其他的义军一看,这么多人都认了那个黄仁当首领了,这个黄仁是谁啊?
不重要,我们也奉黄仁为主。
然后那些缺心眼,想当黄巢的见状,唉呀妈呀,这个黄仁是哪路大神啊,势力这么大,然后自然是马上宣布,自己也要投靠黄大王,然后连夜绣黄字旗了。
而比如莽子这种人,则是一边大呼小叫的带头去要攻打李老爷的乌堡,一边偷偷的,安排人把大家的媳妇孩子老娘之流都给送开封去。
他跟那些骨干们也都商量好了,等把这李家堡攻破,大家去抢里面最值钱的细软,大件和人口碰都不碰,抢完了大家就跑去开封城,一块去水泥厂打工去。
朝廷又怎么知道谁是组织者,谁是反贼?反正开封城现在也不卡户籍,再说这反贼的头子是黄仁,跟他莽子又有什么关系?俺只是给他打过工而已。
再然后,各县的知县自然齐齐的上了奏折,朝廷这边一看,嘿,连首领都有了,那这可就不是简单的民变了。
赵光美都诧异坏了:这么快就有组织者了?那,政治纲领呢?算了,直接把黄仁叫过来问吧。
再然后,黄仁屁颠屁颠的就进宫了。
自始至终,这货其实一直就在开封待着哪都没去过,他倒是也知道周边几县在闹民乱,但他压根也不知道这个民乱跟他有什么关系。
见赵匡胤的时候他都忐忑的不行,刚要跪下磕头,就见赵匡胤笑呵呵地说:“官家,别来无恙啊?”
“官,官,官家?”
“唉,我不是官家,你才是官家。”
“我?”
赵匡美笑着解释道:“这是十八个县令的急奏,他们都表示,你才是反贼的首脑,那你说,我们不叫你官家,叫什么?”
黄仁一愣,随即苦笑道:“是……之前为开封修路的那些工人吧,这些天,草民一直在开封城,琢磨着商行的下一次标书呢,此事,草民的伙计,甚至部分商行的管事都能证明的,不过……殿下和官家若是要借草民人头一用,草民,心甘情愿。”
赵匡胤率先一挑弄眉毛,诧异道:“你小子是个人才啊,我还以为你会尿裤子呢。”
黄仁苦笑道:“家父所做之事,换了其他朝代,只怕全家流放都是有可能的,就算咱们大宋慈悲,至多也就只是杀我父亲一人,余者不罪,结果,阴差阳错之下又是立牌坊,又让我包工程赚到钱,当时我就知道,殿下,是要借草民头颅一用的。”
赵光美也不否认,道:“确实,此事对你来说,确实不论事情最终要怎么发展,你都是必死的,不过,你这次运气不错,这次暴乱的百姓,比我想象中更有组织性,也更聪明,临死之前,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那黄仁的情绪还真挺好的,却是问道:“能饶恕臣的家人么?”
赵光美道:“你若是配合,或许我还能让他们发财,从此衣食无忧,大富大贵。”
黄仁一愣,随即马上就叩头道:“还请殿下吩咐。”
“开封府接下来,要有三大工程,其一,是禁军军营改造项目,其二,是开封城外新城计划,其三,是斡旋水利接引工程,都是水泥项目,你们家还真是够经验,你死以后,你们黄家可以接其中一个来做,只要管理得当,足以让你们成为大富翁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