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算,赵匡胤自己都是一愣。
原来这么大的事,办下来居然三千万贯钱也够了,而这三千万,对于朝廷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压力。
况且赵匡胤又不傻,自然明白,随着朝廷的持续放水,未来的钱会越来越毛的,十年之后,这三千万可能就已经不算个钱了,但向下分钱的好处却可以借着巨大的惯性而持续。
虽然朝廷多年来将金银铜等贵重金属都尽可能的往钱行送去压箱底做你什么准备金了,但……没什么卵用,这一二年里,纸钞已经彻底放飞自我,金属货币根本锚定不住了,甚至国库的贵尽数储量实际是一年比一年更少的。
因为目前治铜的纯度还是稍微有点不够,外置电线什么的虽然都换上了铜制电线,但生产电机的线圈依然还是在用细银线,甚至是细金线。
那就没什么说的了,干吧。
中旨下给端文殿,一时间众宰相无不骇然,隔天,邸报上就报道了这件事然后飞马传向各州府,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便传得妇孺皆知,天下人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都是不信,不可能。
然而邸报上面言之凿凿,而大宋虽然开国不久,但在民间的声望却是真的不错,以至于大部分的老百不免将信将疑了起来,而赵光美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又害怕有些胆大包天的胥吏或是大地主、里正之流会隐瞒消息,偷偷吃消息,甚至还安排了专门的官方读报人,日夜不停的去各村巡视,读报,宣传政策。
而随着夏季渐入尾声,从淮南地区开始,部分三熟区开始耕种,而朝廷的补贴也真的发下来的时候,整个大宋,都陷入到了欢腾的海洋之中。
几千年的历史啊,从来都是种田缴税,交皇粮,这还是头一次听说,种地给钱的。
何为盛世?
虽是战乱不远,国家还在分裂,然而这一刻,谁又能说初开的大宋不是盛世?
据济南府那边汇报,目前赵匡胤、赵光美二人的画像、木像、铜像都特娘的卖脱销了,连佛像都没人做了,根本做不完,这哥俩身为统治者但在民间却隐隐已经有了神格化的趋势。
这一刻,稍微脑子正常一点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大宋社稷已经固若金汤,得民心至此,一切的魑魅魍魉在这三千万贯的补贴面前都不过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
如此恢弘盛世,就算是仍然难免略有瑕疵,谁又会在意呢?
曹彬,就在意。
就在这天下宛如烈火烹油,赵宋天下蒸蒸日上之时,曹彬却是又一次的骑着马,带着自己的随从奔着澶州而去。
连赵光美都不知道的是,两个月里,曹彬足足去了澶州八次!
请收藏本站: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