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叫自信。
反正那些反动派日后会不会还有一波大的反扑谁也不知道,但至少在半年之内,在赵宋的残酷镇压之下,这些个反动势力确实是没掀得起来什么太大的水花。
当然,麻烦还是有的,而且很多,目前的大宋实话实说在绝大多数地区,其实社会结构特别像21世纪的啊三,许多的权贵还是介于地主和企业主之间的,除开封扬州成都等少数大城市之外城里的贫民窟问题解决的也并不好,都还需要时间,因此而搞出来的暴乱也死了个几万人都不止。
有些在新政中利益受损的人也在趁机生乱,毕竟任何的政策都有副作用么。
但不管怎么说,即使是现代阿三,老百姓的生活也远远好于其他几乎任何封建时代了,更别说这些老百姓都是从唐末五代走过来的,容忍度其实很高的。
还是那话,大宋朝廷干脆利落的取消了农业税之后,这江山就是铁打的,谁也动摇不了。
与此同时,朝廷也趁机搞起了政治改革,因为大量官员被查了么,根本就没有足够多的后补官员,朝廷便开始大规模的搞恩科,六个月的时间里就足足开了八次恩科!
因为官员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了。
而且有些没啥错的官员也受不了了,实话实说大宋的官场整顿实在是有点太频繁了,这么个折腾法,精神稍微弱一点的官员根本受不了,没毛病也得被吓出点毛病来。
与其当个官都整天提心吊胆还三天两头被搞运动,那还莫不如借着自己当官积累下来的人脉随便做点生意呢。
现在在大宋做生意挺容易发财的,而且商贾的地位也还行,大商贾的话真不比一般官员差多少。
进士依然没有取消,且年轻进士依然进了翰林,而那些没能考上进士的,却也几乎每人都有任命,不管是明经明算还是明法,甚至可能更受欢迎,有数不清的缺口等着他们,被人疯抢。
各府的各曹官员几乎都增加了,甚至连御史台也因此扩编了不止一倍,当然,扩的都是吏而不是官。
科考如果实在是来不及,补不上去的,那就只能是学一学朱元璋,让他们带着枷锁办公了。
同时大量的从禁军中找人去当一些基层的胥吏顶上,反正现在军中的教育工作做得还行,基本都识字,也都受了基本的儒家教育。
就连薛居正所率领的三司也趁机是极大规模的搞扩招,三司现在也是越来越庞大了,就连赵光美都是那天跟薛居正唠嗑的时候,随口一问,才得知三司现在连官带吏居然他娘的已经有了四万多人了。
而且按照薛居正的说法还他妈的是远远不够。
现在基层的这个三司也就是勉强能够运转而已,而且还得依附于各县的县衙,他预计要想彻底的转开,整个大宋可能需要十万胥吏!
军队才他娘的有多少人啊?!
然后薛居正就表示,现在三司的胥吏也都是定期军事化训练的,用得着的时候拿起武器照样能打。
偏偏这么大规模的胥吏他们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还每年给朝廷赚他娘的几千万贯,也是服气,这老薛,现在也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用自己指点也能把三司管的井井有条了。
事实上现在三司的职能跟以前确实也是有着极大区别,基本相当于是财政局+粮食局+供销社,基本取代了原来县衙官府对农业人口的管理,却他娘的只管赚钱而不承担任何治理责任。
他这个宰相的权力,恐怕还真是渐渐超过赵普了,但却偏偏异常低调,不显山不漏水的,整个系统都是一个独立王国。
当然,任何政策都有副作用,冗官冗员,尤其是冗吏的现象其实也已经开始露出苗头了,但基本也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闹闹哄哄的,这事儿在足足过了半年多之后才算是终于告一段落,几家欢喜几家愁,朝堂上的政治生态也是又一次的被大大的换了一拨血,但好像,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又没啥区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