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是简易版,实在是赵光美自己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化肥,说白了就是硝酸。
硝酸卖给农户,农户再将硝酸和人畜粪便、尿液等污秽之物混合到一起,然后或是发酵,或是小火加热,反正效果上比直接使用大粪的效果要好许多。
这玩意,多少含有一点硝酸铵的成分。
当然还有另一种更高级的,就是直接从海外岛上挖的磷矿,也就是鸟粪矿,价格上比购买硝酸要贵上不少,但效果更好一点,而且……没硝酸那么恶心。
至于杂交,当然也是赵光美的主意,农业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商行最重视的领域,而且搞杂交这东西其实真不需要多高的科学前置,基本一些的,就各种试就行了,交来交去,瞎猫总能碰上死耗子,交出来产量更高的品种的。
“果然是颗颗饱满,粒粒分明,这麦穗,看着,都比老身以前见过的大啊。”
说着,还直接摘下了一颗放在嘴里咀嚼,脸上笑容满面。
薛居正继续道:“这个水稻,乃是从镇海引入的占城稻,和西南引入的西夷稻,同样历经无数的杂交、改良,选优而成,亩产还在那麦子之上,精细耕作之下,亩产足有六七百斤。”
“还有那土豆,和玉米,这都是咱们大宋开辟海贸之后,从美洲大陆所引进的新品种,目前,虽然尚未经过几代杂交,但产量却着实是惊人得很,亩产都有千斤以上,且都不挑地,即便是山地,也能够丰收,如今,由户部牵头,组织各农场在大规模的种植。”
“这种新式的麦子,水稻,和这玉米等新鲜玩意,总共种了多少亩了?”
“回太后话,户部的推广之下,我大宋,现在的可用耕地为,十一亿亩,今年开始,全都种上了新型的作物啊!”
大宋目前的农业税基本上是一点都不收了,反倒是给土地的补贴每年都没停过。
虽然随着一年又一年的大放水,货币一直在贬值,那点钱这些年又没涨,但毕竟给钱,就是聊胜于无么。
自然的,户部能统计得到的田产数目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以前的历朝历代最让人困扰的隐田问题,就这样被解决了,耕地的数量已经仅次于历史上浮夸之风盛行,大放卫星的隋朝了。
听说如今的秦王殿下正在建一个什么保险公司,让以后的大宋百姓人人都有保险,每年朝廷都给老百姓发钱,这东西搞好之后隐户肯定也就没有了。
历朝历代从来都是问土地要钱,问百姓要钱,结果到了他们宋朝时居然反过来了,居然会追着土地和人民发钱。
简直是闻所未闻。
老太太也是乐得嘴角都咧到耳朵根了,一个劲的点头道:“好,好,好啊,亩产千斤,有地十一亿亩,这得是……哎呀,这得是多少的粮食啊,啊?哈哈,哈,我大宋,如今岂不是再也没有冻馁之人了么?官家你做得好啊,真是好啊!”
赵光美闻言却忍不住皱眉道:“十一亿亩都种这玩意,产那么多粮食,要怎么吃?怎么可能吃得完?大宋如今才多少人口?这不是谷贱伤农么,我大宋近些年本来就通货膨胀的厉害,粮价太低,乡野的百姓是要受苦的啊。”
“额……”
薛居正闻言也是愣了一下,然后只能苦笑着称是。
其实这就纯粹是要求太高而已,大宋的乡野之人,其实日子过得未必就比城里的底层务工人员差了,这要是跟历朝历代相比,尤其是和后周相比,过得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通货膨不膨胀,物价是否上涨,和人家又有啥关系呢,村里人本来也没那么多花钱的机会啊,不管怎么说,朝廷现在不收税,地主不收租,这都是实打实的,最起码种出来的粮食有多少都能进自己的肚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