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尽收燕云,出兵塞外
机会难得。
不趁着这次出兵辽国,这一次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来把禁军重组的事儿给整明白了,等回来再整的时候,一定会特别的墨迹,且没完没了,效果也不一定会好。
毕竟谁都知道,加入商行护卫军将来才能够吃香喝辣,而且脱离了枢密院的管辖,会更加自由,舒服,自己拥有产业的话对军费的花销也会有一定的自主权。
这都是赵光美点明了的好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军队如果一点生产都不搞,完全指着财政拨款,那各级军官肯定会狮子大开口,即使所有人都大公无私,也一定会只要贵的不要对的。
何况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大公无私没有贪污。
但你要让他们自己花自己的钱,一个个的就该知道心疼了,保证不管是训练的时候还是买装备的时候,都是多快好省。
当然,肯定得有个钳制和把控的,他想学的是波斯,万一奔着越国或缅国的那个方向走,那就太搞笑了,所有的军需生产和贸易通道都必须掌握在商行的手里,来保证军队对商行的绝对忠诚。
但尽管如此,自己花钱,还是跟着商行干活儿,这对那些中层军官来说也简直是太爽了啊,而且给商行做事,商行必然也不会亏待了将士们。
根据波斯红色卫队的经验,赵光美会让商行来出资建设相关的中学,大学,让选中的孩子完成学业,毕业后进入护卫队工作,期间也不能一直打仗不是,在军队里也会教授将士们必要的相关技术,等到三十多岁退役之后进入商行下属的各个企业任职,稍微聪明踏实一点,直接当个小管理应该是不难,甚至有可能通过旋转门成为胥吏乃至大宋的正经官员。立有功劳的话大还有可能直接获分几张股票,一跃成为统治阶级。
这些细节上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全军将士都知道,但是猜,其实也是能猜出个大概来的。
况且按照赵光美的设计,商行护卫队是不会轻易出国门进行大规模作战的,而是会大力扶持当地敌国的军阀武装打代理人战争,所以军事烈度其实也不大,还真是年轻人找工作的好去处。
相反,国土防卫军就比较悲剧了,事实是,当一支军队彻底转向防御导向之后,是会非常省钱的。
国土防卫最重要的是什么?铁路、要塞、城防体系,边境屯田,大型火炮和床弩。
看上去好像也挺费钱,但这个钱并不是军队在花啊,这些钱从度支司出来直接就可以进工部了,枢密院也顶多是派几个监工,由工部向下层层包给承包商,然后建就是了,整个过程其核心权力都在文官的手中。
至于说日常训练,那肯定是差不多就行了,演练的强度会大幅度的降低,精锐带民兵,甚至连铠甲和武器都没必要配齐,像汉唐时一样搞类似于府兵制的东西就行,只要不打起来每年的军需都是个固定的数,领导层除了喝兵血外几乎就没什么其他的发财手段了。
总不能倒卖军需吧?他们也得有这个胆子啊。
对于侍卫司的精锐,比如其中的重甲步兵虎捷司而言,这国土防卫军真的只能说是个养老的好去处,相当于是无缘无故把他们从一线部队给下放到二线部队去了。
这就很是让人感到不爽了啊。
虽然肯定是会进行一定的调动,比如说尽量将年轻人调动到护卫军,年老的调去防卫军,各级军官怎么调配,番号怎么整编,哪些人退休哪些人升职,商行的股东大会上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但至多也就是做个大差不差,这种涉及到利益分配的事儿怎么整,都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满足。
正好,这一次因为还有个出征的任务在压着,改吧改吧差不多就出发了,什么满意不满意公平不公平的,兵凶战危的谁管你这个?谁不服气自己忍着,等我回来再说。
而这一次的出征,不但整个护卫军会整编后一同出征,赵光美还打算带大家去上京驻扎一段时间,一二年也是有可能的,最终在此完成训练。
那边的草原适合跑马练骑兵,收复大辽之后军队就不缺马和养马地了,正好给他们都配上多练练,日后这就成为护卫军最重要的驻点之一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