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潜移默化 (4 / 7)

+A -A

        章惇已经完全收拾好了行囊,也得了旨意,明日陛辞离京。

        章惇看着手中的预算书上,那些用表格罗列的支出项目。

        一切清晰且自然,毫无停滞,几乎一目了然。

        “子平确有治世的才干!”章惇感慨着。

        将要随他一起南下,前往广西的第四子章援,在旁边低声道:“叔父曾和儿说过,此预算书在制作时,得到过宫中授意……”

        “嗯?”章惇自然也有听说过一些传闻。

        据说,官家常常以手诏、内降的方法,直接指挥军器监、专一制造军器局以及东西染院、绫锦院的事情。

        根据传说——天子手诏,常有奇文怪字,世俗不解。

        而在崇政殿、紫宸殿等地收藏的沈括制作的沙盘上,也常常能看到类似数字、符号。

        据称——皆古籍所载西域文字、符号,官家善其简,特用之。

        而宰执们,现在都已经习惯,并接受了这些最初看着稀奇古怪的东西,甚至将之开始用于日常办公,其奏疏文字也时常可以看到相关数字、符号。

        近来,苏颂那边也有传说流传——天子授苏公西域符号,以为计算之用,苏公用之,大赞其简,乃以之为算术之道。

        于是,苏颂在开封府府学之旁,建立了一个——算学。

        招募汴京‘善算术之士’,允诺将来毕业后,考核合格‘奏请天子,请依伎术官官阶,授给官职’。

        同时这个算学不收学费、束脩,只要考上就可以入读。

        所以大批汴京寒苦人家的孩子纷纷报名,不过旬日,就得了三百余生。

        苏颂将之分为‘成年’、‘少年’、‘孩童’三等,每等设斋,仿太学故事,立斋长,设教授。

        据说蔡京也很重视这个算学,十余日里,就已经亲临算学数次,勉励学子。

        还称,往后开封府招录吏员,要优先算学之士。

        太学那边,并没有什么反应。

        因为,本来太学之外,专设学校,培养刑名等课就是熙宁兴学的配套措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331章 潜移默化 (4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