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格固然有罪,但其也是战功赫赫,为我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既然豫亲王身体有恙,无法带兵出征,不妨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博洛也是我大清的后起之秀,战功卓著。如今江南多个战场形式紧迫,何不让他们分别领兵前去平乱?”
代善虽然如今没有啥权利了,但毕竟资历摆在这里。如今他这么一说,还真没人敢跳出来反驳。
多尔衮心想,姜还是老得辣,代善这老东西看似在劝和,叫他们一人让一步。这明显是在拉偏架,如果他此时主动松口可就是大大的输家了。
满朝文武就会得到一个信号,济尔哈朗和代善以及豪格等人联合起来对抗自己,自己这个皇父摄政王不得不向他们低头。
如此一来,他独掌大权的局面就会被打破,搞不好济尔哈朗很快就会恢复辅政王的身份,这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不过代善说得也没错,这次南征非同小可,事关国运,稍有差池大清可就是万劫不复了。这时多尔衮心里有了一个想法:不妨让豪格去打那个钱默。
钱默手下的明军战力彪悍,豪格对上钱默无论胜败,都会伤亡惨重,这样削弱豪格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让豪格去啃钱默这块硬骨头,让博洛去捏其他明军的软柿子,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心豪格借着军功压自己一头。
虽然心里已经有了这个想法,但他此时依旧不能松口,他需要一个台阶。
顺治安坐在龙椅上,看着两帮人尽情的表演。虽然很多事情他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毕竟没有亲政,不好表态。
他早就看不惯多尔衮的专横跋扈了,可他的母后告诉他必须要学会隐忍,此时绝对不能激怒多尔衮。
尤其是多尔衮经常在后宫同自己的母后独处,他本人都好几次听到那些奴才在背后嚼舌根,为此他甚至直接杖毙了好几个太监宫女。
他的母后一直都顺着多尔衮,不要说那些奴才了,有时就连他自己也认为母后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失身于多尔衮。
上个月,多尔衮甚至强迫自己下旨封他为“皇父摄政王”,顺治感觉自己受到了巨大的屈辱。想到这里他不自觉的捏紧了拳头,暗自发誓:总有一天自己要收拾多尔衮这个混蛋,把他强加在自己和母后身上的屈辱加倍讨回。
机会终于来了,今天济尔哈朗和代善对多尔衮发难,虽然表面上顺治显得风轻云淡,其实内心爽到不行。
不过母后已经叮嘱过自己,不能先公开表态支持代善和济尔哈朗,以免把多尔衮逼急了,他直接死不松口。
此时他清楚多尔衮面子上过不去,于是说道:“皇父摄政王所言极是,豪格一个戴罪之身,确实不适合担任征南大将军。”
“这样吧,就封博洛为征南大将军,让他取代谭泰;豪格为平南将军,让他戴罪立功,一同征讨江南。至于出兵多少,具体如何安排,还请各位王叔看着商量吧。”
顺治的话打破了这个僵局,这是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局面。
于是多尔衮等人纷纷说道:“皇上圣明,臣等遵旨!”
看着下面那些大臣诚惶诚恐的样子,顺治第一次觉得自己是一个皇帝了,不再是他人手中的牵线木偶。
此刻他才明白母后说的话:皇帝不能轻易表态,要让大臣捉摸不透;皇帝不用和大臣去争执,要让大臣们自己相互争执,而皇帝要做那个最终拍板的人。
这就是所谓的帝王心术吧,顺治终于浅尝了一下这皇帝独有的快乐。
说完这些,顺治来了一个华丽的起身,将剩下的事情交给了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处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宫中,向自己母后诉说今天发生的一切。
这次明军来势汹汹,几人商量之后决定集中所有主力南下。
如今北边的喀尔喀蒙古蠢蠢欲动,蒙古八旗已经派不出兵力南下了,决定让正白旗以及正黄旗一部留守京师,以防备蒙古草原上可能出现的异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