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大同镇归明,吴三桂再叛 (1 / 5)

+A -A

        第197章大同镇归明,吴三桂再叛

        两年前多铎进攻苏尼特部时,蒙古巴林部就出兵相助,并且占据了原苏尼特部的大片草场。本次漠北联军南下,巴林部自然是首当其冲。

        腾机思等人来势汹汹,巴林右翼扎萨克色布腾以及左翼扎萨克满珠不敌,在丢失了大片牲畜、牧民以及草场后,率领5000残部向东逃到了察哈尔部,一边寻求庇护,一边向北京告急,请求大清出兵抵御漠北蒙古!

        察哈尔部是蒙古最著名的部落之一,历史上号称蒙古中央万户。在北元时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属部落,其首领更是由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担任。就连苏尼特部也是从察哈尔部脱离出来的,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本着“柿子先挑软的捏”这个原则,腾机思决定先进攻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的士默特部,拿下这里就如同打开了阴山与河套地区的大门,对日后蒙古骑兵南下非常重要。

        这里就不得不感叹一下范家的可怕了,作为大清的八大皇商之首,范永斗确实是能量巨大,除了兵器甲胄之外,他是连火炮都能送到漠北。

        钱默与范家联手将在江南缴获清军的甲胄火器贩卖到了漠北,赚得可谓是盆满钵满,其中就包括清军的红衣大炮。

        归化城虽然是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池,其城墙甚至全部用青砖包裹,也不过是周长2里,城高三丈。

        对用拥有数百杆鲁密铳和10门红衣大炮的苏尼特部来说,攻取这里可谓是轻而易举。

        不过巴图却建议对归化城围而不攻。果然不久后,察哈尔汗王阿布鼐经不起士默特部的催促,决定派出15000精骑前往支援。

        却不料察哈尔的精骑在刚渡过伊克土尔根河后,便遭遇了土谢图部和车臣部的5万骑兵突袭。漫山遍野都是漠北蒙古的骑兵,双方本就兵力悬殊,加之察哈尔部背水而战,一经交手立即崩溃,此战察哈尔部大败。

        幸亏此时已是冬天伊克土尔根河水较浅,他们才得以率领5000残部突围而出。不过此战过后察哈尔部元气大伤,漠南蒙古已经无力阻止腾机思等人继续攻城掠地了。

        归化城失守以及察哈尔部遭到重创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多尔衮再也坐不住了。连忙任命英亲王阿济格为抚远大将军,率领1万满洲正白旗驻防在大同一带,以便随时进入蒙古平乱。

        大同总兵姜襄是陕西延川人,出自将门世家,其兄弟多是总兵或副总兵一级的高官,其本人更是挂正朔将军印,出任大同的总兵官。其家族在大同地区经营多年,手下士兵也大多是心腹旧部,同时他也是大同士绅的代表,背后有着士绅的支持,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姜襄就是大同的土皇帝。

        原本清军刚入关的时候,姜襄就曾经拥立过代王朱贵,本就是被迫降清。这次阿济格进驻大同可是触碰到了他的底线,再加上清军在江南接连惨败,甚至连南京都丢了,更是让他下定决心要起兵反清。

        阿济格这次出征又要从山西各处强征粮草,更是搞得山西百姓怨声载道,也为姜襄的反清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此时宣大总督耿焞对着大同总兵姜襄说道:“姜总兵,抚远大将军的人马距离大同已经不到20里了,大军出征蒙古的粮草可曾备妥了?”

        姜襄笑着说道:“卑职已经命人从各地调粮,如今5万石粮食就在城外随时可以入库,耿总督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前往查验。”

        耿焞心道这姜襄平时骄横跋扈,对钱粮看的比命还重,这次居然如此轻易就答应了,实属可疑。

        于是耿焞便亲自带着总督府以及司道、知府各级官员出城检验粮草,以免出了纰漏!

        却不料耿焞刚离开了大同,姜襄就命人关闭了城门,说道:“清廷倒行逆施,搞得我山西百姓民不聊生;本将奉永历天子旨意,起兵反清,今日我大同军民就反正归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南明亦明 第197章 大同镇归明,吴三桂再叛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