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李定国东出贵州,刘文秀北上成都 (4 / 5)

+A -A

        根据之前柳逸尘同李定国的约定,李定国将黔西南的几个大型铜矿交由钱默手下的徽商开发,这些商人每月为李定国提供白银3万两,粮食3万石。

        钱默还派遣了2000人的部队,打着护矿的名义进入了黔西南,以此威慑孙可望。

        李定国是愿意听从永历朝廷调遣的,孙李二人的反目,使得永历朝廷实际上将贵州纳入了自己治下。

        这当然全仗永历的“二桃杀三士”之计,不过马吉祥赴滇有功,钱谦益定策妥当。永历一高兴,封钱谦益为常熟伯,晋马吉祥为渝国公。

        李定国这一手实在让孙可望始料未及,看来他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如今有了朝廷的介入,他更不好去讨伐李定国了。

        不过好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四川那边还是传来了好消息。

        刘文秀率领4万大军北上,一路势如破竹。

        先后攻取了叙州,嘉定和眉州,仅仅20天的时间就杀入了成都平原。

        此时的四川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早已人口凋零,破败不堪。

        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的在籍人口有300多万,考虑到明末官员怠政,人头税造成人口隐匿等因素,实际人口可能超过600万。

        而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第一次人口统计是整个四川仅余1万6千户,差不多只剩下8万人了。虽然也有人口隐匿的因素,不过实际人口也不会很多。

        经历战乱人口锐减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但像明末清初时候的四川那样人口减少95%以上的却是绝无仅有的!

        望着一个个空荡荡的城镇,以及这些长满了荒草的残垣断壁,刘文秀也不禁一阵唏嘘。

        这还是那个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吗?

        好在如今孙可望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全新的税赋模式,并且在云南取得了成功,他们不再需要通过劫掠百姓来筹集军粮了。

        其实刘文秀明白他这次征川之战,实际上也是一场补给之战,哪怕是成都府,现在恐怕也就只剩下几千老弱百姓了,根本就不足以养兵。

        接下来的事情印证了他的猜想,李国英根本就没有选择坚守成都府,而是直接放弃了成都,将兵马撤到了绵竹。

        他北上以来虽然是势如破竹,一路高歌猛进,但根本就没有得到多少补给,成都府内空空如也的粮仓使得他只能选择按兵不动,等待昆明的粮草了。

        李国英也是相当郁闷,他原是左良玉的部将,跟随左梦庚降清,然后一路走来可谓顺风顺水。

        先是跟随肃亲王豪格入川讨伐张献忠,清军攻占成都后,李国英因功升任成都府总兵。

        而后更是被清廷任命为首任四川巡抚,主持四川军政事务。

        去年二月,谭弘率部进攻保宁府,被李国英击败退走。然后李国英分兵三道,水陆并进,攻占王命臣据守的顺庆府,擒其部将李先德、硃朝国等。李国英又与总兵惠应受诏讨伐盘踞保宁附近的邢十万、马超,擒其部将胡敬,收复潼川府,追击至绵州,获所置官吏吕济民等。不久招降刘惟明、杨展来降,收复绵州。

        今年李国英率军攻占安县、彰明,夜夺曲山关,占领石泉县,击杀据寨抵抗的谢光祖。稳定了川北地区后,李国英顺势收复了成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南明亦明 第200章 李定国东出贵州,刘文秀北上成都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