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肉都做羊肉卷了,”武怀玉指着那一筐筐的碎肉,“其实这些肉也还是好肉,只是剔骨时剔下来的而已。
羊肚包肉,本就是为了解决掉这些碎肉。
当然,羊肚和肉,其实是很好的组合。
牧民们其实有时也会做肚包肉,但一般不会搞这么小个,直接整个羊肚,包了一大堆肉和骨头,加上盐,然后直接拿红柳枝给扎紧,再插上根芦管以便排气,就可以煮了。
作坊里女人很多,她们跟男人们一样忙碌着。
男人们干的是宰杀、分割、搬运这样的重活,女人们则负责剔骨、细分、包装等。
在这些简陋的作坊里,甚至有许多半大不小的孩童和一些年迈的老人也在劳作着。
这些人并不是奴隶,而是附近的百姓。
怀玉的夏州都督府榆林边市负责向周边招募百姓来做工,来返接送,发放工钱,提供食宿等,并同时跟边市里所有需要用人的作坊签订用人契约,提供劳务派遣。
这种劳务输送的模式,比起边市商人自己去招人,一来效率较高,二来较能保障百姓权益。
边市毕竟短时间举起,诸多作坊商号都是新建,而好多都是密集用人,一时间要招到足够的人也不易,官府出面更快捷高效,同时也能起到较好的保障作用。
虽说边市现在也有羊粮布茶等九大行会,但行会只属于商会,某些方面肯定还不如官方。
“她们工钱如何?”
程处默看着这些妇人很辛苦,大冷天的冻的手都开裂,脸都是裂痕,却一刻没停。
“还行,她们现在这里干活,苦点累点,但干完这一季,比的上关内在家种桑养蚕的妇女一年的收益,”
这个收益其实仍不算高,但在这些做事的妇人眼里,工钱已经足够高了,尤其是对于她们这些朔方边地的百姓来说,刚经历了十几年苦日子,又遭逢改朝换代,许多人都是处于最艰难的日子。
现在能来赚钱,甚至赚不低的工钱,苦点累点也不怕。
程处默问了些妇人,她们的回答都是挺满足的,尤其是因为她们是官府组织过来的,工钱都是作坊给官府,官府再发给他们,所以作坊并不管欠钱,每旬结一次工钱,这是大家来时都没敢相信的事。
这工钱一半粮一半钱,大家都很满足。
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又苦又累没回报,像眼下这样的好活,她们甚至希望能够一直干下去呢。
中午。
武怀玉带着程处默等就在武家的一家屠宰作坊吃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