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捉钱宰相崇佛公 (3 / 6)

+A -A

        可大家看着这位新晋宰相,却都还是目光复杂,实在是太年轻了。

        二十岁的宰相啊。

        更过份的是,人家十八岁的时候还在终南山当道士,这才下山两年,就当宰相了,真正的终南捷径啊。

        想杜淹曾两次上山隐居,一次去长安终南山,一次则是在洛阳的山中隐居,都想走个捷径,但都没成功,隋朝那次隐居终南山结果还让杨坚给流放了。

        人家武怀玉这才是真正成功的终南捷径啊。

        但就连房玄龄也得承认,这年轻人确实有本事。

        今天政事堂新班子见面,也没议什么事。

        房玄龄代表政事堂,跟戴胄、武怀玉两新宰相讲究了下政事堂的一些运作方式,主要还是把中书和门下的两个重要职责,决策和审议合二为一。

        一些重大事务,拿到政事堂上商议,商议出结果,然后要报与皇帝,皇帝通过,再拿回政事堂,到时直接走个审议过程,然后发回尚书省,再分发给相关部门执行。

        平时宰相们在政事堂呆的时间不长,有事就开个会,没事也都还是在各自衙门办公。

        左仆射在尚书省,御史大夫自然也就是在御史台,魏征身兼尚书左丞和秘书监,则要在尚书省和秘书省两边跑。

        此时的政事堂没有实行政事笔制度,没有哪个专执,也没有轮执,但一般是左仆射主持并记录会议。

        政事堂已经有专门的几房属吏,专门负责协助宰相会在政事堂的会议、工作等。

        武怀玉在政事堂还分到了自己的一个办公室,还有一套秘书班子服务于他。

        “时间不早了,堂食时间到了。”

        房玄龄笑着起身,大家于是都起身,今天的会议就算结束,到了吃饭的时候了,身为宰相,有个小特权,在政事堂议事较晚,就可享受一顿堂食。

        这堂食标准挺高,由皇帝特旨让光禄寺提供。

        特供宰相,比起朝会时的廊下食标准高的多。

        会食的地方是个装饰的挺不错的厅堂,八位宰相每人面前一个几案,菜肴丰富,且都很精致。

        炖羊肉、煎鹿排、清蒸鱼、木耳肉,包子一盘、蒸饼一盘,总共是八个菜,荤素搭配。

        主食也是很精致。

        怪不得以前就听说老有官员上书,说宰相们的堂食吃的太奢侈了,太不应该什么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第450章 捉钱宰相崇佛公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