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的緤花一斤也才直钱七文,一亩能产至少二十斤。
但白叠布就贵了,细叠布一尺,上品四十五文,次四十四文,下四十三文。就算次叠布,上品也直钱三十,次二十五,下二十文,粗叠布一尺,上品也直钱十一,次十文。
布一端是五十尺,最上品的细白叠布上品,一端值钱二千二百五十文,这还是高昌国产地的价格,粟特人运到长安,甚至还能给他翻几番,
十斤棉花能织一端布,一亩棉能织两端布。
所以棉花在长安,那是卖出了锦绣的价格。
大唐内地棉花种的很少,比如在河北,范阳卢氏种有一些棉花,他们家棉花种植产量武怀玉了解过,一亩大约能得籽棉六七十斤,可得皮棉二十来斤。
棉花种植需要日照足雨水少,卢家种植的棉花量少,技术还是有些不足的,人家高昌国的棉花,亩产能达到三十斤皮棉。
不过就算一亩产个二十斤棉花的低产,一斤七钱,也能卖一百四十钱。而现在一石稻子才三十钱,哪怕亩产两石,也才六十钱,两石斗,也不过七十五钱。
一石棉花能卖八百四十钱,一石稻子三十钱,近三十倍差距,所以哪怕棉花产量再低到二十斤一亩,可收益上,种棉花都还是种稻子的两倍有余。
要是能提高点产量,那收益三倍有余。
而武家把棉花加工,利润更高。
一亩棉花织成细布值四千多钱,除去棉花本钱和人工费用,利润仍很高。
承乾听了都有点目瞪口呆,“白叠布这么贵么?上品细白叠两三贯一匹?”
“奢侈品么,不算贵了,细白叠裁剪成衣,价格更贵呢,”
承乾想了想织金锦、蜀锦、刺绣、大科绫等各种名贵丝绸品的价格,也就不说话了,
一匹素绢或是一端布,价格确实也就三百钱,但锦绣这些的价格可就不是素绢可比的。
“等棉花种出,到时附近村子妇女可来武家领棉加工,也可以直接在工厂做事。”
武怀玉跟太子算,附近乡民到武家这里学纺棉纱织棉布,或是直接到武家的纺织厂来上班,也可以学会后拿棉花或棉纱到家里代加工,
都还可以获得一个赚钱机会,
村民们既种棉花赚了一层,纺织加工又赚一层,而对武家来说,收租赚了一层,纺织加工出售再赚一层,布匹售卖甚至裁剪订制成衣还能再赚,大家合作共赢。
武家利用村民们种棉花、纺织加工,以保证自己的产量、供应。
相比起单纯的种稻子,不仅佃户们收益土地收益提高,还有了加工的收益,地主武怀玉赚的就更多。
就算以后慢慢的棉布供应多了,价格下跌,但也不用担忧,前景依然还是十分广阔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